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畅越雷池 (上)
日期: 06年08月3期

汪先恩
  谁都知道“不越雷池一步”表示不可逾越的一定范围和界限,雷池如今在哪里?就在安庆市望江县长江北岸,面积100馀平方公里,具体的说其主体在雷池乡,还有一部分在华阳镇及武昌湖。
  望江县位于安徽西南边缘,长江中下游岸北,三面临水,一面负山,抱湖临江,名副其实泽国水乡。东南与东至县及江西彭泽县隔江相望,东北邻皖水与怀宁县交界,西依泊湖与宿松县毗邻,西北靠香茗山与太湖接壤。唐宋以前多为江洲(九江)辖区。话说长江不能不说望江,到望江就不能不越雷池。
  6月30月在韩伟、叶剑副县长陪同下驱车重游了阔别17年的雷池故地,我的童年在雷池地域的青草湖度过,与生俱来看惯的景象往往熟视无睹,阅历了世界的一些山川之后才读懂她的来历与美丽。车到雷港闸,眼前绿树成荫,众鸟翔戏,江水滔滔,山峦叠翠,白云飘浮。不由想起陆游在《入蜀记》中的赞叹:“自雷江口行大江,江南群峰,若翠万迭,如列屏障,凡数十里不绝,自金陵以西所未有也。”元朝都元帅余阙《出雷港》诗:“江水碧如镜,晴空无垢氛,青山遥隔浦,白鸟自成群。”千百年过去,雷港主景未变,依旧奇幻壮观,怪不得望江县被评为全国生态示范县。
  变化大的是雷池。回首雷池,一马平川,到处郁郁葱葱,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海洋。那大大小小的村落,宛如岛屿,各式新房小楼,在蓝天绿浪的背景下光彩夺目。很难想像,这盛产雷花牌优质皮棉的江岸平原,在300多年以前,曾是烟波浩渺的湖泽,折戟沉沙的战场。如今那雷港闸静静耸立大堤之上,似乎在诉说雷池的千古苍桑。雷池曾是军事要塞和文化驿站。
  雷池是古雷水的延伸。古雷水水域包括现在湖北黄梅的龙感湖,宿松的大官湖与黄湖,跨太湖、宿松、望江3县的泊湖,四湖毗邻汇通,雷水自黄梅向东流入望江县境内东南15里处积而为池,故称雷池。又东15里入江,入江处叫雷港,也叫大雷口、雷江口、大雷岸。实际上除雷水外,望江县境内的武昌湖水也加盟于此。雷水的总水面积与望江县面积匹敌,五湖之水挤到这洼地怎能不成池?既然称为池,水也不会太深,正好行船,100馀平方公里的雷池水面,等于给长江增宽的十几公里。于是古雷池,吞吐江流,形势险要,它外控江洲(九江)至长干(安庆),建康(南京)的长江水上要道,内扼黄梅、宿松、太湖、望江4县内河航道之咽喉,成为江防要隘,历代曾设戍、司、驿、汛等机构,是兵家必夺争之地。
  三国时,东吴为防魏、蜀进犯,在此设“雷池监”。特别是建都南京的东晋王朝,雷池为其西部水上屏障,故设大雷戌,驻重兵把守。咸和二年(327),历阳(安徽和县)镇将苏峻联合寿春(安徽寿县)镇将祖约反晋,举兵进犯建康(南京),江洲(九江)刺史温峤欲火速统兵前去保卫,在建康掌管中央政权的皇舅庾亮对苏峻的力量估计不足,猜忌当时手握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因此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陲(暗指陶侃),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叫温峤坐镇原防,不要越雷池而东。陶侃即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开国功臣。战争演化是苏峻占领建康劫持了儿皇帝,庾亮惨败投奔温峤,最后靠陶侃统兵经雷池挥师建康,斩苏峻平定叛乱。这次内乱并没有在雷池交战,庾亮对陶侃的担心多馀,但他说的“不越雷池一步”从此融入了不朽的中华文化,他对雷池战略地位的估计也是正确的。
  东晋义熙六年(411),广州刺史卢循领10万大军反晋,策划西取荆州之后,起兵浔阳(九江),再决战建康,雷池是九江至南京的必经之路,晋大将刘裕为阻止卢军东进,抢先进驻雷池布防。12月卢军顶著寒风浩浩荡荡地开进雷池,刘裕令士兵驾轻舟出击,其左军参军畏惧不前被斩首,于是晋兵蜂涌而上,搞得卢军战船互相撞击难于施展,只好向西岸靠拢,正中岸上伏兵火攻,烟火弥漫,水冷风寒,卢军船毁人亡损失惨重,狼狈逃向江西。这就是历史上的雷水之战。
  梁武帝末年降将侯景发动叛乱,梁将陈霸先、王僧辩为平息侯景叛乱,屯兵大雷,在交战中大败侯景。南梁太平二年,陈霸先反梁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陈,他深知雷池的重要,将大雷戍升为大雷郡,重兵把守。南朝(陈)永定二年(558),梁丞相王琳屯兵10万于寻阳,准备讨伐陈霸先,陈得知这一军情,立即派兵驻守大雷,抗拒梁的进犯,后来王琳率兵进攻大雷,屡攻不克,王琳反陈霸先之战多次以雷池为舞台。元朝末年,雷港曾几度为红巾军陈友谅所占据。明正德七年刘六、刘七、齐彦明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三过雷港,转战于九江、金陵之间。明末张献忠、罗汝才领导起义军,多次突入雷池围攻望江。清咸丰三年太平军50万人,自武昌过雷港,水陆兼程,直捣南京。历代无数风云人物,一个个挥戈雷池,折戟沉沙,演绎一曲曲成败兴亡的故事。
  据乾隆年间《望江县志》载: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雷池入江处的雷港被泥沙堵塞,雷水改道从附近的华阳河入江,雷池便由湖沼而变为沙渚良田。华阳镇从此取代了大雷口,成为新的江防重地。1949年的渡江战役,华阳镇是重要的起渡点之一。4月21日解放军二野四兵团司令陈赓和十五军军长秦基伟亲临指挥战斗,指挥部设在陈家祠堂,500多艘战船就是从华阳河口乘雷水疾驶长江。我父亲汪少海就是这年5月14日在华阳参加解放军。太平盛世,如今这里没有一兵一卒,只有华阳河依旧将雷水不断地送往长江,汇入大海,流向远方。
  雷池的演变都说是泥沙堵塞雷港口所致,我却不大信,细细想来这可能将结果当成了原因,雷池萎缩的主因应是水量骤减,想必是当年雷水上游新开入江口,分流了大量洪水。从卫星遥感地图上不难看出,只要把雷水上游的这些入江口堵上,雷池大致可以再现。
  (待续)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932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