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萧索霸业话三国
日期: 06年07月1期

  ■ 刘晓峰
  煌煌中国史,上下五千年。屈指数来,很难数清楚中国历史上有过多少帝王登基坐殿,强的弱的、大的小的,很难说清楚有过几多朝代兴替。中国人喜欢历史,古来中国史学就极发达。但一部24史,对于中国人只是历史故事中的一部分。荤荤大者还在说部,放开那些一人一事一家一姓的边角馀料不说,单是和正史相对应的,就有一大套成龙配套的野史演义,专供人们茶馀饭后阅读品评。但是,所谓凡自周秦而上,汉唐而下,依史而演义者,无不与《三国》相仿,可所有的讲史之作,影响没有大过三国的。因此古时就有人问,“何独奇乎《三国》?”对此金圣叹的回答是“异代之争天下,其事较平”,而“三国者,乃古今争天下一大奇局”。
   这几年国内颇出来一些读来有趣的历史书。《三国前传》就是其中的一本。《三国前传》描述的,正是历史上三国这一奇局是怎样一步步出现、演化出来的。作者对汉末三国的史料做过大量的阅读,并且注意找到众多史料之间的联系。很多平时不大为人注意的材料,被作者巧妙地使用在书中,而历史上一些或明或暗的线索,由是得以勾勒出来。
  举个例子说,第11部分《禅让》一章中,谈到曹操和黄巾的关系,就是给人印象较深的一节。作者一支笔能从《魏书》中保留下的给曹操的劝降信,伸到张角的36方,再向前伸进五德始终的说法。笔锋一转,居然又从“苍天当死,黄天当立”的十六字令,跳到那个时代邺与真定的特殊意义以及青州黄巾的特殊地位,曹操阵营中青州军的特殊地位,到这里已经得到足够的说明。可眼看著这支笔行到“山尽处”,却不但不肯停下来,偏偏又勾画起“云起时”,作者居然又藉了《正统道藏》中《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中的文字,点攒出五斗米道的天意和曹魏家的联系。行文到此,前边的斑斑点点,又全都和“禅让”的主题扣到一处,一篇文字处理得严丝合缝,乾乾净净。《三国前传》的作者,看得出在汉末三国一段确实下过工夫。而这般把汉末三国那些纷乱的线索和材料重新编排过,三国的历史也就清楚许多。从这一意义上说,《三国前传》可谓是一部集腋成裘的好书。
  笔者的主业是研究日本,说到这里,自然也就想到《三国》在日本。
  三国故事东传,有很久远的历史。从公元7世纪起,《三国志》一书便和《史记》、《汉书》、《后汉书》等一起陆续传入日本。至于坊间的三国故事传入,按照日本学者金文京的看法,和当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有很深的关联。据说,明神宗时期发生在朝鲜半岛的这场战争中,丰臣秀吉军队进军到朝鲜半岛后发现那里建了很多关帝庙,引起了他们对关羽和《三国》的兴趣,这对《三国演义》影响及于日本作用极大。不过,今天我们可以考证到《三国演义》传入日本的时期,是日本的江户时代。世界上《三国演义》最早的外文译本,就是公元1689年日本人湖南文山翻译的日文译本。
  在日本,三国故事拥有广大的读者。日本人喜爱《三国》,特别是共荣公司推出《三国》系列游戏后,日本人对《三国》的喜爱更普及到了黄口小儿。当年在日本,我看到了大量的《三国》读物,也切身体会到《三国》其实有各种可能的读法。我看到过专门讨论人物本事的,把《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扎扎实实做了一番比较;我也看过“三国英雄排行榜”类型的,从勇武到智慧,把“三国人物”编排过几个来回。还有一些日本人不把《三国演义》当成文学作品加以阅读,而是把它当成兵法之书、企业经营之书、社会学中处理人际关系之书来加以分析、解读,并出版了很多相关著作。这些书写得有趣,说得热闹,一排排和《秀吉的企业经营法》、《家康的企业经营法》、《信玄的企业经营法》等等一起排列在书架上,看在眼里,心中不由得为大陆的三国书的品种单一甚觉遗憾。
  回国后这几年,心中这份遗憾得到了不少缓解。读到过满是中国人机智和幽默的《水煮三国》,也看到了易中天的《品三国》,而最让我这个学历史的人读得兴趣盎然的,是这本《三国前传》,是这样一本熔历史上各方面材料为一炉的好书。
  唐人刘沧到过曹操的根据地邺都,留下诗句云“昔日霸业何萧索,古木唯多鸟雀声”,又云“一望青山便惆怅,西陵无主空月明”。尽管霸业萧索,青山惆怅,但今天喜欢谈论《三国》的人,还是很多的。听朋友说,《水煮三国》已经登陆日本,并且销路不错。但愿这本颇见史学功力的《三国前传》,也能很快被翻译日文和其他外文,能早日成为海外“三国迷”新的谈资。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856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