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鄂梅
李默在正午时分到达了这个陌生的城市。这是个落雪的冬日,天气格外的寒冷。李默克制住了给伍爱国打一个电话的冲动。她先在一家宾馆里安顿下来,然后去街上物色茶馆。因为和伍爱国分别六、七年来,他总是在电话里这样说:这辈子一定还是要见面的。最好是在冬季,最好找一家茶馆。要有热气袅袅的茶,要有舒适的木椅,要有淡黄色的灯光……一想到伍爱国对即将到来的喜悦连一点准备都没有,李默就觉得无比振奋。
认识伍爱国的时候,李默还是一家纺织企业艺术团的歌唱演员,在此之前,她一直在一家街道幼儿园当老师。高中的时候,李默就因为嗓子好而享有“小邓丽君”的外号。那时,她在班上特别显眼,好几个男生一直对她蠢蠢欲动。可李默瞧不上他们,因为他们都是农村来的孩子,除了成绩好,没有一点看相。但到后来,这些有着一身泥腥味的家伙们纷纷考上了大学,而自己却落榜了。能成为艺术团的一员,给李默一度灰暗的人生带来了一丝亮光。李默天生的性格让她显得曲高和寡、与众不同。这不但使她成了艺术团的台柱子,而且让那些贪腥的男人望而却步,不敢贸然打她的主意。在一次演出之后的舞会上,一个男人走了过来,他夸奖李默不但气质出众,而且潜力无穷,如果有好的机会,一定能成为大牌歌星。他的夸奖恰如其分,句句都让李默感到中听……这个人就是伍爱国,一个外地来此的采购员。尽管团里别的姐妹们都劝告李默说,干采购员这一行的,整天满世界乱跑,手中又有大把来历不明的钱,所以基本上人人都是采花高手,千万别上了他的当。但李默还是在明知伍爱国有妻有子的情况下,和他相恋同居了。在李默看来,伍爱国是真诚对自己的,因为他总是说:“我这样和你好,对你实在太不公平了。因为我根本不可能离婚娶你,可我没有办法说服自己离开你,因为我太爱你了。”这样的表白让李默在这场和一个有妇之夫的爱情中不可自拔,心甘情愿地维持着看不到未来的关系。不久,伍爱国被厂子召回,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城市。临走时,他给李默留了一个电话号码,叮嘱道:“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打这个电话。我知道你是个理智的好姑娘,想你的时候我会给你打电话的。”
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伍爱国偶然的一个电话,就构成了李默情感世界里的支柱,成了她对自己幸福的爱情生活回忆的线索。当伍爱国在电话里关心地说:“我想你了,我只是想知道你过得怎么样?”每到此时,李默就感动得直流眼泪,她总是故作平静地说:“我挺好的,你放心吧。”其实她的情况并不像她说的那样:由于新来的领导实行改革,艺术团解散,人员全部被安排进了车间。李默不甘心做一名纺织女工,便成了一个下岗的人。她应聘去做过一家公司的文秘,却因为要保持自己的清白,在遭遇老总的骚扰时奋力反抗,最终的结局当然是被解雇。李默哭着给伍爱国打了电话,伍爱国沉默了半天后说:“听我的,你是个单纯的人,还是回幼儿园工作吧。你适合在这样的地方,只有孩子永远不会伤害你。”李默觉得伍爱国不愧是自己的相爱和相知,但问题是,幼儿园的名额早已经被别人占去,想回都回不去了。
一天,李默正茫然地走在街上,却意外碰到了一位高中的男同学。此人曾给她写过一封求爱信,却被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撕掉了。这个同学此时已经在政府要害部门工作,他不计前嫌地一口答应给李默找一份幼儿园的工作。李默打电话对伍爱国说:“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可能是想追我,你看该怎么办?”伍爱国说:“能嫁人就赶紧嫁人吧,你知道我是离不了婚的。”……高中同学终于如愿占有了李默的身体,但他对李默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不起,我们不能再交往了,因为我马上要结婚了。另外,工作的事没有办成,实在对不起你。”……走投无路的李默在绝望之中,只好跟着过去艺术团里吹萨克斯管的男同事去深圳讨生活。他们为一家酒店的夜总会演出,收入低微,而且男男女女混居一室。在经历了多次的拒绝与反抗后,李默再一次无奈地和男同事成了临时夫妻。但李默最终还是无法容忍自己在这样污秽的环境中沉沦下去。便毅然离开深圳,重新回到了自己出生的这座城市。她想起了伍爱国多次在电话中谈到的重逢情景,心中一动,便真的来到了他所在的这座城市。
令李默万万都没有想到的事,现在身为一家公司总经理的伍爱国,其实已经离婚组建了新的家庭。李默算了算日子,正是他鼓励自己和高中同学交往的那段时间。在李默特意找好的那家茶馆里,伍爱国说:“喝茶有什么意思,纯粹是浪费时间。”李默忍不住问:“如果当初我缠着你,你会为我离婚吗?”伍爱国说:“这种假设不存在,因为你就不是那种人。你要是那种人,我也不会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还和你保持联系。”……李默看了看窗外越下越大的雪,终于忍不住痛哭了起来……(长心)
载于《收获》2005年第6期
大约在冬季
日期:
06年01月1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5392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