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礼”多人才不怪的日本
日期: 05年12月4期

□ 加美藤子
   以前学日语的时候,有本教科书上说,在日本“礼”多人才不怪,这里的“礼”我个人理解为“礼貌、礼节、礼仪”。通过在日本多年生活的经验,觉得此话在并不夸张。在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的问候和交往,公司同事之间的互道辛苦,迟到、早退、休假时的联系等社会规范归根结底都属于礼节的范畴。有时候狭路相逢,陌生人之间也会问好和点头致意。虽然在大都会,邻里之间互不来往,甚至见面不相识的现象司空见惯,人们的个人隐私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升级和提高,不与陌生人说话成了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大多数的城市乡村,仍保持着见面打招呼问候和寒暄的礼节习惯。
  记得刚来日本,第一次坐弟弟的车外出,一路上看到,不是别的司机跟弟弟点头,就是弟弟向别的司机招手,我不无感慨和羡慕地称赞弟弟:“你怎么认识么多人,真行!”弟弟却说:“哪里,只是因为他们给我让路,或是我让他们先走,互相表示一下谢意而已!”听后不得不佩服和羡慕日本的行车秩序和文明礼貌程度之高。
  几年前开始的中文热,使我有幸成为一名中文讲师,成人夜校中文班的学员每到盛夏都会寄来一张“暑中见舞”的明信片,元旦寄一张贺年卡给我(这里当然不能否认寄卡给我的还有中国朋友)。有的学员由于工作忙或其它原因退学的时候,还会在离开之前,郑重其事地解释一下不能学习的理由,反复重申他们的无奈和遗憾,当然更多的是感谢之辞。还有平时疏于联系的人,偶尔在街上巧遇,一番寒暄后,第二天,我家信箱里还会出现一张他们寄来的明信片,为昨天的巧遇再补上一笔,以示不期而遇的欣喜和久别后的感慨,当然缺少不了从前受到过关照,非常感谢之类的社交辞令。不免令人感到友情的温馨和久别重逢的喜悦。
  对此有人不以为然,甚至反感,觉得这种行为很虚伪、多余,做表面文章,是吃饱了撑的等等……可是反过来想想如果自己怀着思念和牵挂发出一封信或E-mail,回信久等不来,几个月过去了,寄出的信如泥牛入海,于是开始怀疑信邮丢了,或出现什么状况,正在忐忑不安或已经放弃的时候,终于收到了回信,告知“因为工作忙,不能及时回信,请原谅,勿念”云云。姗姗来迟的回信,或是轻描淡写的措辞;或是冠冕堂皇,名正言顺的解释,期间的牵挂和思念由于一种失落和无奈,而无法释怀,哪一种感觉更好呢?
  中国人的交友哲学是朋友伙伴之间不斤斤计较。自己不是完人,亦原谅和宽容对方的错误和缺点甚至失礼之处。以宽宏大量,不拘小节自居。这与日本人不给对方添麻烦,严以律已,不失礼于对方并不矛盾。只是两种不同的出发点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是做事谨小慎微,最大限度地做到完美,让人无懈可击,对别人尽量做到不失礼,所以当对方出现失礼行为时,显得过分斤斤计较,小题大做,不理解和宽容对方,缺少宽宏大量的心胸,而且容易犯以偏盖全的错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由于一次失误就完全否定一个人所有的成绩和长处,而中国的思考方式是,人无完人,错误人人有,在所难免,理解、原谅和容忍别人的错误和失礼之处。当对方出现错误时,能够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对失误者有正确的主观认识和客观评价,是非功过黑白分明,不是一棒子打死。允许别人犯错误也允许别人改正错误,显出很大的宽容性。但与此同时对自己造成的失礼却毫无察觉,或对自己的失礼行为认识不足,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
我与日中朋友都有书信和E-mail往来,每次发出的信件,第一时间回信的总是日本朋友居多,而且是工作越忙的人回信越快,这一点我自愧  不如。无事时坐下来反省,无非是没有把回信晚当成一件很失礼的事情来看待或是自己做事效率不高,甚至心安理得地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已的怠慢无礼开脱,潜意识地臆测自己即使失礼,对方也会原谅自己。
  在日本的旅游日程表,出发地、中间休息时间、观光时间、到达目的地的时刻,回程等的日程安排精确到了分钟。事实上,如果没有意外,这个日程安排基本上是可信的,没有误差或误差很小。这是因为旅游团的每一个人都会严格遵守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到集合地点,绝不会出现临出发前还有人没到场的情况。因为大家都知道遵守时间是理所当然的礼仪规范,如果因为一个人的迟到,让所有人等待是不礼貌和缺乏常识的举动。
  我身边有的中国朋友很多都是因为不了解或不习惯日本的礼节作法,在日本会社工作,虽然很努力,可因为人际关系不好,最终不得不辞职。比如被同事指责为打招呼不到位,不懂礼貌,或是跟一个日本同事有矛盾,就不跟别的日本人打招呼,久而久之,引起众怒,特别是日语还不精通的时候,无法解释事实真相,如果言谈举止上缺乏彬彬有礼的姿态,很容易给人造成傲慢无理的印象,即使自已再有理,大家也会把所有的责任和错误归罪到不懂礼貌上。所以要想在日本生活和工作顺心如意,很有必要了解日本社会的礼仪作法,言谈举止落落大方,不俗不媚,不卑不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入乡随俗。
  2005.12.8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526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