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石
妈妈捧着饭碗,眼泪劈哩啪啦往下掉,说:“老天爷呀,可算活过来啦!可怜你妹子呀,再挺几天就挺过来了,妈对不起她呀。”
“妈,你别伤心了。赶上这个年头,谁也没办法呀。这条街上就数我们家里活过来的人多了。”学飞说。
未到一周,长春的电灯、电话、邮局、自来水、电车等均恢复正常,27日,全市商店开业,29日,中小学均已复课。
生活一下子变得非常好过了,各个粮食店铺里的粮食在仓满仓,在囤满囤,上等的白面“沙子面”一斤才8分钱,满市场鸡、鸭、鹅叫成一片,鱼和猪肉满货床子都是,老百姓被这突然的巨变惊得目瞪口呆。
学飞和碧子又重操旧业,把郊区的菜运到城里去卖。妈妈当保姆的长春大学李教授捎来信说:希望妈妈再回到他家,妈妈又去了城里的李教授家。
1948年3月,吉林、四平两市相继解放,长春成为孤城。长大校方以保护人才为名,要把长大迁往北平,中共地下党发动学生开展了反迁校运动,提出“长春大学不能离开长春”的口号,并在校园贴出反对迁校的标语和大字报,最后,在种种压力下,国民党东北“剿总”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下令禁止迁校。李教授也和学生一起参加了反迁校运动。
1948年端午节,即6月11日,中共地下党以食堂停火为导火线,发动学生举行了─次反饥饿、反内战的游行示威,参加学生500余人。游行队伍来到校长黄如今的住宅前,李教授站在队伍前面,和学生们一起参加斗争,愤怒的学生们还席地而坐,指名要求学校训导长史介民和三青团头头、经济系代主任谢恕出来答话。谢恕虽然来见学生,但是态度比较蛮横,指责学生“聚众闹事”,学生们被激怒了,蜂拥而上,把谢恕按倒在地,拳脚相加,狠狠地揍了一顿。在学生的压力下,学校当局被迫答应了学生的要求,各食堂一律照常开伙。李教授和其它一些积极支持学生运动的教师也在学生中建立的威信。
1946年元旦前后,中共东北局指示著名作家舒群创办“东北公学”,同年2月以“依照民主政府建设新东北之方针,广集各级学员,以造就行政技术及师资等实际工作人才”为目标开始招生。不久东北局决定将“东北公学”改名为“东北大学”,任命张学良将军的胞弟、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学思兼任校长,校址设于本溪。
1948年7月,中共东北局决定将东北大学迁往吉林市,与共产党在吉林市创建的吉林大学合并,定名为东北大学。1949年2月,长春大学、沈阳东北大学、长白师范学院文、理、法3个学院及先修班教职员与学生,全部合并到东北大学。1949年7月,学校由吉林市迁到长春市。
李教授虽然不是中共地下党员,但是由于在围困长春时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反蒋运动,在东北大学成立以后,很受校方重视。
?W飞妈善良勤劳,李教授家的两个孩子都是她带的,老大是女儿,这一年七岁,小的是儿子,这一年五六岁,他们跟学飞妈比跟父母亲多了。在李教授家缺粮,学飞妈回家的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两个孩子一到晚上就哭着闹着找“大姨”,李夫人怎么哄也哄不好,只好在一旁默默地流泪。 (未完待续)
何处是归程 / 长篇连载之五十三
日期:
05年11月3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4600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