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江南春尽离肠断
日期: 09年11月1期
■ 于 强

  我的反映日本战争孤儿的长篇小说《风媒花》在中日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一些遗留在中国的日本孤儿给我来信,有的前来找我,希望能帮助他们寻找失散的日本亲生父母亲。当时我担任安徽省马鞍山市外事办公室主任,为战争孤儿寻找失去的亲人,慰藉他们心灵的创伤,是我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如果能够帮助他们寻找到失散的亲人,我也感到欣慰。
  1988年的一天晚上,马鞍山市某医院的一位女医生在丈夫的陪伴下敲开了我的住所大门。“二位真是稀客,欢迎,请进!”他进了屋,我给他们倒茶。他们都是我的朋友、熟人,来我家还是第一次,我感到有些蹊跷。女医生呷了一口茶说,“我也是战争遗留在中国的日本孤儿。”“别与我开玩笑了。”我摇头说。我在该市机关工作十五、六年,与他们相识也有七、八年,从未听说她是日本孤儿,我不相信。“是真的,我的日本名字叫菊子。”她一本正经地说。我还是不相信,将目光移向她的丈夫,想请他作证。他点头说,“是真的!”“何以为证?”我问。她打开手提包,从包里取出一张二寸发了黄的老照片递给我。我端详著照片,照片里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穿著日本和服,圆圆的面庞,样子还真像现在的她。我不由回忆和联想,她的长相与平时的举止还真像日本妇女。“你隐瞒的本领真高,全医院无人知道,全市无人晓得!”我与她开玩笑说。“过去要是被人知道了她是日本人的子女,她会遭殃倒霉,我也会受牵连。”她的丈夫直言说。“现在是我寻找日本生父的时候了,寻根问祖是人之常情,恳求你帮忙,帮助我寻找到日本的生父。”她的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啜泣著说。“你妈妈还健在吗?她是否同意你寻找日本生父?你能不能将你日本生父的有关情况告诉我?以便我托人寻找。”我说。她淌著泪水,打开话匣,断断断断续续向我讲了一个异国情缘的不幸和悲怆……
  战争年代,菊子的日本生父片山在安徽的合肥开了一个米行,天赐良缘,他与菊子的妈妈相爱,生下了菊子。日本战败,菊子只有三、四岁,片山必须撤回日本,他与爱妻、女儿离别,真是“江南春尽离肠断”,一家三口哭成了泪人,泣不成声。忽地,片山抽出围在腰部的一根有花纹的皮带,又“嗖”地拔出一把光亮的尖刀,使劲将皮带割成两截,将有扣子的一截交给妻子,另一截放进自己的挎包,深情地对妻子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与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有朝一日我俩相见时,我们将割断的皮带接上,百年好合。带好孩子!”说著,他拭去泪水,告别了妻子和女儿,踏上归国的旅途。?知这一别就是几十年,这一别就是诀别。菊子和妈妈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望片山回来,“撩乱春愁如柳丝,悠悠梦里无处寻”,菊子的妈妈从青丝等到白发,一直未嫁人。为了减轻精神上的痛苦,她拜佛念经吃素,求菩萨保佑她与女儿早日与丈夫重逢,保佑他们母女平安。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中,她未能逃过一劫。造反派以她与“日本鬼子”结婚生孩子是“汉奸”、“坏分子”和“反动道会们”的罪名,将她押送老家——楚霸王自刎的地方和县监督改造。在老家,她想起那根保存多年的皮带,扣子上有日本制造的标记,如果落到造反派手中,一定会被作为“反动罪证”,她也会罪加一等。她犹豫了半天才做出决定,在漆黑的夜晚,悄悄来到河塘边,将皮带扔进了河塘。当皮带沉入水中,她的心似乎也沉入水中。这根陪伴著她几十年的皮带是丈夫给她的信物,曾经勾起她对丈夫无限的情思,曾经鼓起她活下去的勇气,她期盼有朝一日丈夫归来将两段半截对接上,过上幸福的日子。而如今失去它,真是有说不出的难过和不舍。
  乌云总是遮不住太阳,粉碎了“四人帮”,菊子的妈妈得已解放。
  菊子的命运还是幸运的,侥幸的。因为她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身世,从上小学到初中,从上中专到工作,她填写父亲的名字是舅舅的名字,组织上包括她工作单位的医院都没有发现她是中日混血儿,因此她也没有受到怀疑和审查。岁月的流淌,年龄的增长,她思念日本生父的感情日渐增加,她明白她身上流淌的是日本血统的血,心里向往东瀛。由于当时受“左”的思潮的影响和历次政治运动,她如果暴露了是“日本鬼子”的子女,不堪设想,她只有将思念埋在心灵的深处,将向往寄予美好的幢憬,将期盼化作悠悠岁月中的等待,这是漫长的,痛苦的,甚至是煎熬。她得知我的小说《风媒花》原主人公是日本战争孤儿并寻找到日本生父母,并且去日本定居,便看到了希望,迫不及待前来找我,寻求帮助。
  我听后不由感慨万分,为了菊子的妈妈对爱情的忠贞而感动,也理解菊子寻找日本生父的情感。我立即给东京、大阪、横滨、北海道等许多地方的日本朋友写信,请他们帮助寻找菊子生父片山的下落。他们都是日中友好人士,有曾经参加侵华战争并为之悔恨的旧军人、有企业家、有大学教授、有文化人士……他们都伸出热情友好的双手帮助打听寻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在日本孤儿支援会会长、被称为日本孤儿恩人的中村义光先生的不懈努力下,找到了片山的下落,然而遗憾的是他数年前已经病逝。他回国后曾经结过婚,生有儿女。
  为了实现菊子寻根问祖的愿望,也为了给她妈妈精神上的安慰,根据菊子的要求,在我的帮助和联系下,中村义光先生为菊子和她的儿子、女儿担保赴日观光,后来留在日本定居。不久,菊子又将年迈的妈妈接到日本定居。
  那场战争拆散了许多美好的家庭,使许多中国人蒙受心灵的创伤,也给许多日本人带来不幸,包括他们的子女。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抚今思昔,只有中日世代友好,中日关系正常化,才能带来中日的艳阳天。
渖强 插图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1506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