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 纯
梅雨季节里,紫阳花变化著诱人的色彩。与此相对照的菖蒲田,也渐入赏心悦目的佳境。
原宿明治神宫的御花园,隐藏了小桥流水、浓荫色蒙的自然园景。因四周有葱郁树林遮拦外界,这里便形成了绿水萦回的一湾汀泽。
无论是晨钟暮鼓、还是细雨霏霏,适时而至的上万株菖蒲在水里托起了女宅紫嫣红。每一枝花都似亭亭玉立、娇艳欲滴的女子,于水乡天籁中,浓妆淡抹总相宜。
当我们漫步其中,竖耳倾听溪谷深处的蝉鸣和群蛙聒噪,或是目不暇接地饱览菖蒲花色,心里就开始惊喜,渐渐沉浸于恬静的意境,一时忘却尘世浮噪。
据说长势旺盛的这些菖蒲花是明治天皇为昭宪皇后精心栽植的园艺品种,怅然驻足凝视,颇见君王也是情深意浓。
日本人喜爱菖蒲不亚于樱花,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歌颂之,留下脍炙人口的名作。画家也常以几近淡泊的笔墨,将夏日泉涌而至的怜香惜玉,恰如其分地融入菖蒲的写照。
在日人使用菖蒲的实例中,简而易见沿袭了中国古代的风习传统。除了今日仍能看到端午节插于门楣驱鬼除邪,日常生活中也见于泡浴沐身,或盛放和式点心与料理,将其根切片浸泡酒中。
不过这种水生草本的菖蒲植物千万不能和江户时代受到改良的园艺品种“菖蒲花”搅和在一起,两者虽然相像,其实有异。
野生野长、药用作用较强的菖蒲,其叶呈剑形散发清香味,开苞的黄色小花攀附于圆柱形花棒上。而作为园林观赏的“菖蒲花”,则花色繁多,令人眼花撩乱。其品种在数量上竟达2000种以上。
日本人为区别这两种植物,就在园艺品种上加一个“花”字,称谓“花菖蒲”。
“花菖蒲“和“菖蒲”,都具有安神镇定、增进食欲和恢复疲劳的草药作用。在中国古代被称作灵草,用于除虫驱毒。
入夏礼尚往来,最常见日人互寄明信片,画有生动的菖蒲花,带出一股清凉之风。一位画家说他发现一种叫做“升龙”的品种,开花过程中连续振动三次,好像“龙“点头。
有一歌俳甚是有趣:紫偂豸傆臡傜偪鮱蒲。
作者年尾说菖蒲花映现水中为何不见紫色浮出?为了琢磨作者寄托的幽思,许多人无论早晚和晴天阴缺,潜心观察水中变化,有人下结论说不见紫花倒影,一时众说纷纭,后来终于有人悟到水面颜色的变化是自然规律所使然,每年必至的梅雨总有气候差别,赏花人的眼光也各有所长。于是惊呼此为“青出于蓝胜于蓝”。年尾的俳句被刻于石碑上,树立在福冈县大宰府天满宫的池边。
亮丽的紫颜色也令人想到平安时代发达的染色技术。贵族女子身上的礼服俗称十二单衣,外加裙带和领巾,重重叠叠,已失去窈窕身材的线条美。因此爱美的女人在袖口和下摆巧妙使用多重颜色,藉以显示个性和追求雅致。在《源氏物语》里,美丽的藤壶皇后,最挚爱紫色和服。在五层衣裳的袖口上,从雪白依次翻到紫色,更衬托出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的姿色。后人称此为“藤之薄样”。
作为平民,喜欢穿紫色薄衫的我,突然羡慕起绘画的人来。无所事事地坐在菖蒲田边上,画上几幅写生,比拿照相机忙著按快门要有趣得多。人和花之间,产生一种素直和单纯的交往,可以怡情,可以养性,寥寥数笔,描出爱自然的情结。这时候,美丽的菖蒲花,在细雨霏霏中,就姗姗走入凡人的视野。
注:
东京观赏菖蒲花指南——
1、明治神宫御花园——坐JR电车到原宿车站,徒步5分钟。
2、堀切菖蒲园——坐京成电车到堀切菖蒲园车站,徒步10分钟左右。
3、小岩菖蒲园——坐京成电车到江户川车站,徒步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