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聆听季羡林老师讲课
日期: 09年07月4期

惊悉季羡林大师鹤驾西去,不胜悲哀,深深地缅怀。

季羡林大师是国内外享有盛誉和崇高地位的学术大家,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到医院去看望慰问他。他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建树。

四十多年前,我跨入北大校门,有幸聆听季羡林大师给我们讲课,他那挺拔的身躯,儒雅微笑的面庞,使我多少年难以忘怀;他那洪亮的声音、生动的演讲,令我记忆犹新,萦绕耳际。

1965年秋季,我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当时中国的外交方针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修正主义,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为此,中国有三所大学开设了国际政治系,并作了明确分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反对修正主义,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反对帝国主义,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三所大学的国际政治系开设的课程及培养的人才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和目的。

我们刚进北大开设的课程有中共党史、外语(选学英语和法语)、亚非经济地理。季羡林老师被安排给我们讲授亚非经济地理,他亲自给我们编了打印的教材。当时我们只知道他是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很有学问,精通多国语言,尤其是梵语。听完他的第一堂课,他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个子中偏上,风度翩翩,瘦狭面庞带著温和的微笑,使人感到和蔼、亲近。他讲起课来精神抖擞,诙谐有趣,也很利索,不拖泥带水,真是文如其人。至今我还记得他讲南亚章节中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他说,印度是个多民族国家,宗教也多。印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信奉印度教,而信奉印度教的人视黄牛为神,对其顶礼膜拜,因此印度是黄牛的天堂,黄牛在大街上自由自在,没有人去碰它们,干扰它们。而与印度接壤的巴基斯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人是食牛羊肉,不管是黄牛水牛的肉都食。这对信奉印度教的人来说是犯忌的,是大逆不道的。历史上英国殖民主义者就是利用印巴不同的宗教信仰挑起矛盾和冲突,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季羡林老师讲起南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自然、气候、风情等,很少看讲义,教材是他编的,熟记如流,脱口而出,我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如临其境。当时我们佩服他是印度通、南亚通。

后来我才知道,他精通十二国语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访问过印度、缅甸、前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对许多国家尤其是印度有著深刻的研究,难怪他讲印度是那么的熟悉、生动。他对梵语的研究可称中国首屈一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他下决心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番。认为或许能获得少有的发现。研究印度不懂得梵文不行,因此他花了很大的功夫攻克了梵语,成了中国研究梵文的泰斗,也是研究印度的杰出专家。他出版了许多有关印度和翻译了大量印度佛教等方面的著作。

1965年5月,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从北大开始,季羡林老师给我们上的亚非经济地理课也停止了,我常常在校园看见他被戴上高帽子批斗,诬蔑他是反动学术权威”“黑帮分子,我不由同情、困惑、惋惜。直至毕业离开北大,我再也没有聆听他为我们讲课,他给我们讲授亚非经济地理课还没讲完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遗憾!毕业前我处理了不少书籍,但季羡林老师亲自为我们编印的亚非经济地理讲义我将其保留放进箱子,带到部队农场,再分配又带到新工作的地方马鞍山市,有时翻开来看看,不由回忆起季羡林老师当年给我们讲课的情景,在北大美好的岁月,正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也思念这位博学多才的尊师。

粉碎四人帮带来了北大的艳阳天。后来我从校友那儿得知,1978年之后季羡林老师恢复了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职务,还被任命为北大副校长、北大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我由衷地高兴。

季羡林老师以广博的学识,丰伟的建树,高尚的品质,被人们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然而,他在《病榻杂记》中表白: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在身,他的谦虚、求实的人品是多么的难得可贵,也令人敬佩。

当时直至如今,我思考著,1995年时任北大东语系的系主任、名教授季羡林老师怎么会愿意给外系一年级的新生上亚非经济地理课,而且一丝不苟,这也许就是他人品和敬业精神的一种体现吧!我和我的同学聆听过季羡林老师的讲课是十分幸运的,也是有生难忘的。

  图:季羡林先生 新华社摄影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0981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