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知县)欧阳蔚怡
无论什么家庭都不会缺少钟。现在的钟不仅是为了看时间,最近的手机、电脑、音响电器等都带有时间的显示功能。从这个意义上也许可以说,钟的作用已经超出了它本来的意义。人们家里的钟不仅仅是为了报时,钟的外观设计和其他附加值也成为人们重视的因素。
在我们家里,每一个房间至少有一个钟,或是壁钟,或是座钟;或是数字式,或是指针式。客厅壁钟的位置最显眼,利用率也最高;早上,每个人起床的时间不同,从各个卧室传出的报时声不同,闹钟的声响也各不相同,或是温柔的呼唤,或是清脆的响铃,或是雄鸡报晓,或是鼓敲锣鸣。
除了卧室之外,各种各样的钟还被安排在厨房、洗手间、洗澡间、化妆间。每天早上懵懵懂懂从被窝里出来,洗手间壁窗里的鸭蛋钟让我们变得清醒,每个人都根据鸭蛋钟的指针位置来决定更衣和早餐的速度。烹饪调理需要时时控制时间,甚至招呼全家人上桌吃饭也需要宣称开饭的准确时刻,冰箱门上的西红柿形状的电子钟成了我的专用。洗澡间的钟往往是为了在浴池中享受全身放松的同时又不错过喜欢的电视节目;化妆间壁钟的指针位置则提醒著在镜子前整理容貌和衣冠的家人离外出时间还有几分钟。可以说,任何一个地方没有了钟,全家人都会感到不方便,或是不停地去有钟的房间确认时间,或是大声喊道:“现在几点几分了?”
对这些钟,我以为是十分寻常的用品。有一次,一个国内的朋友来日本观光,顺路来家小住一天。朋友熟悉了我们家之后随口说了一句:“你们家到处都有钟”,这才让我意识到我们家钟的数量之多。
在日本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计划都是按照分钟的刻度来制定的。出门的时间,回家的时间,预约看病的时间,和他人碰面的约定时间……虽然不能说分秒不差,但误差前后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
在日本,从车站的每一个站台到一个小小的超市、从学校的每一个教室到每一个社区的小公园,被固定在明显位置的时钟静静地为人们显示著时间。由于人们对时间的感觉精细,讲究事情的计划性和效率,半个小时不被认为微不足道,这个时间的错位会让人感到不安和烦躁。
如果去私塾上课的孩子在预定的时间没有回来,我几乎就会以5分钟的间隔扫视客厅墙上的壁钟,脑子里开始可怕的想像和担忧。可以忍耐的极限一般为半个小时,接下来或是打电话给老师或是出去寻找。如果在通常孩子的爸爸该回家的时间房门没有动静,我就知道那一定是因故耽误了每天乘坐的那趟电车。家里每一个成员不能按时回家必定是由于一个异常事情的发生所造成。
其实我倒不是有兴趣管理家里每一个人的时间表和行动,而是日本社会所有的系统都严格地按照规定的方式运行,所有的人都遵守时间规则,这使得所有的环节都可以达到畅通无阻。日本社会如同一部运转的大机器;作为社会的一个元件,我们体内也自然形成了与这部大机器协调一致的生物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习惯了井然有序的生活。
在日本,无论是一个什么样的约会,因故迟到半个小时自己会觉得极为失礼和抱歉,而茫然等待半个小时自己也会感到极不愉快。因此恪守时间成了一个社会人必须严守的常规。
带著这样的习惯回国,几乎每次我都少不了因为办事的效率很糟而烦躁,因为不能拥有自己一点时间,无法沉静地思索而觉得思维发生停滞。我还发现,无论是在父母家里还是在亲戚朋友家里,国内的居室,哪怕是很豪华的住宅,多半不是每个房间都有钟。如果碰巧这时我没有戴手表的话,就会有惴惴不安和很不方便的感觉。看来对于时间的感觉和对钟的依赖,我们和国内人已经产生了差异。
在日本的生活,除了工作之外,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按自己的愿望支配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应该说这是我们拥有的奢侈。
每次到国内我就会想,漂亮的壁(座)钟也许是下一次回国赠送朋友的合适礼物。可是,因为送钟和“送终”谐音,钟是中国人忌讳收到的礼物。虽然日本的商店有著各式各样功能性和装饰性很强的钟,至今我也没敢把钟放入礼品购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