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卖红薯的小车
日期: 07年01月3期 评分: 5.50/2

Stella

 

一到冬天,东京无论已经变得多么繁华时髦现代化,卖烤红薯的小车依旧常在街头徘徊。

说实话,尽管日本的烤红薯实在算不得很好吃,可是听见那单纯原始的叫卖声,还是经常会冲出去买一点来,其开心之处只有自己心里明白。那个过程就是一种开心。哦,从前曾是那么喜欢做的,于是当时的样子在心里重演,很多小往事纷纷连带涌现眼前。

最早的记忆很清晰,是在上海老家的时候。一辈子中的家,那一个算是最像样、最有点“家”的意义的。之后那些,包括现在的,嘿,不提也罢。

记得当时只要弄堂口一出现这种叫卖声(上海人叫烘山芋),便一定要去买。一半是真喜欢吃,一半却是喜欢看那小贩操作的过程。家里是不大让去的,说家里也能烤,而且乾净得多。可是那会儿不会介意,人家小贩是专业嘛,穿一件黑乎乎破棉袄,双手粗糙,身上还有一股烟味泥土味焦糊味等混杂招牌味,推一辆小木车,上面放一个矮矮的棕黑色的自制小铁皮炉子,五、六个红薯贴在里面,不时地翻一翻,登时香味扑鼻,加上一点点嘴上功夫,总之土得到位。于是也令我服帖得没话说。还有,说出来大概会被人笑话,不知为什么,我总要被那种叫卖声感动,像是在说,“我做好啦,你们来买啊”,于是不去捧场是不忍心的。

后来大了,经过很多种的变迁,有几年因为工作到处跑,却仍然留意到烤红薯的人气程度,几乎哪里都有。而且发现北方的烤红薯原来更棒。北京、天津、济南、哈尔滨等地方,处处都有,小贩的铁皮炉子要高大得多,嗓门洪亮,叫卖声诱人,多半也是穿一件破旧黑棉袄。由于北方街上是真冷,寒风蚀骨,大多加戴一顶旧毡帽。在那摊子上挑挑拣拣,最后总要买多几个,成了一种大乐趣。

这点历史,如一条线般隐在生活里心里一直连到今天。芝麻大点旧事,可就是不会忘怀。到了现在,吃不吃其实已经无所谓,几乎各大超市、百货店的底层都设有红薯专柜。烤炉改用电,那些铁条自动转动,可以快速将红薯烤得均匀通透金黄。即使是小贩们,也早已改作开一辆小车,叫卖声用录音播放,音量随意,价钱卖得很贵,自己可以坐在车头,不用再在寒风里瑟缩著等候客人了。

这门小生意可以保留到今日,一定是有市场喽。最普通的廉价食物,直接简单的操作,始终都受人喜爱。

对于长年居住日本的我,今日看见卖红薯的小车出现在冬季里的街上,当然是另类的情有独锺。那是过去生活里的旧爱,也是很少几样与从前始终牵绊的小事中的一样。

那是不同的呀,可以用来驱走海外生活的“孤寒”,到心里库存的城南旧事中游历一番,可算是一种极大的欣慰。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4/3196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