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称呼的困惑
日期: 06年07月4期

  ◆(名古屋)欧 阳

  中国几千年长幼有序、老少有别的文化传统让我们从小就受到对人要有礼貌的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他人的称呼。小时候,对和父母年龄相仿的长辈通常都称之为叔叔阿姨;即使成年了,对比自己年长的前辈也以○○大哥◇◇大姐的称呼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可是,在与日本人交往的时候,我发现这种观念往往造成一些笑话,更多的是尴尬。
  有一次,一位我视同母亲的日本老太太给我儿子寄来圣诞礼物,儿子高兴地拿起电话给老太太道谢。当儿子开口用日语说:“奶奶、我是○○。”电话那边的老太太还以为是哪个小孩打错了电话,她非常奇怪地问:“你是谁家的孩子?”弄得我儿子不知如何回答。
  原来,这位老太太一直独身,尽管已经七十多岁,家里的亲戚和熟人的孩子中从来没有谁称她“奶奶”。因为她是我母亲的朋友,我当然称她为“阿姨”,按照中国的习惯,我的孩子就应该称她为“奶奶”,日语也就是“oba-san”了。也许是她不愿接受这个称呼,有一次她半开玩笑地说:“我没有结过婚,应该称我‘小姐’才对。”因为她懂一些中文,所以我就让孩子们用中文叫她为“奶奶”,这样就回避了她比较介意的“oba-san”之称呼了。只不过儿子打电话的那一天忘记了用中文称呼,纯正的日语“奶奶”把老太太搞糊涂了。
  还有许多次,交往比较密切的日本主妇来家里做客,我在向孩子介绍对方的时候自然就在对方名字的后面加上“阿姨”,但是日本孩子对外人的称呼却和父母一样。后来我才知道,日本人除了亲属之外,“叔叔”“阿姨”这样的称呼一般是不用于外人的,不论双方年龄差别有多大,他们对他人都是“○○san”。在中国人看来带有几分尊敬的称呼反倒会让日本人感到一些不快。时间长了,虽然慢慢习惯了这种不分上下的称呼,但对日本人家族之间的称呼往往还是不可理解。
  中国人在亲戚关系的称呼上有著十分明确的定位,只要听其称呼,就可以判明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比如,“小姨”和“姑姑”,“叔叔”和“舅舅”,“爷爷”和“外公”,“奶奶”和“外婆”等等。日本的家族称呼不仅没有这些区别,甚至会让人觉得乱了辈分。比如最能表现日本老百姓家庭文化的漫画片《Sazae san》中,Kacuo、Wakame是Sazae的弟弟妹妹,按理说Sazae的儿子Tara应该称他们“叔叔”和“阿姨”,可是Tara称Kacuo、Wakame为“哥哥,姐姐”。后来我发现很多日本朋友的孩子对父母的弟弟妹妹的称呼不仅不是“Ojisan”“Obasan”,甚至和父母一样称呼长辈的乳名“○○Chyan”。按照中国的伦理道德标准,这样的称呼可算是对长辈的犯上无礼。
  日本人的“Ojisan”“Obasan”之类的称呼除了具备浓厚的年龄色彩之外也表示出彼此之间的亲戚近邻关系。不愿意被外人称为“叔叔”“阿姨”的原因,除了不愿意在年龄上显出“劣势”以外,也体现了他们人际关系中与对方保持的距离。那些本来应该属于“叔叔”“阿姨”的长辈在外甥或侄儿侄女出生的时候还没有结婚,被称为“叔叔阿姨”会显得有几分滑稽,所以,那些侄儿侄女从小也就随著家里人称呼长辈的小名,或者是《Sazae san》那样称呼“哥哥姐姐”了。
  早些时候,因为不了解日本人的习惯,往往会按照中国文化的观念善意地称日本年长的朋友为“Ojisan”“Obasan”甚至是“Oji-san”、“Oba-san”,这反倒让对方感到几分不快和尴尬,有时候会被对方态度的突然变化而感到莫名其妙。尽管现在不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但是,对一些老年前辈直呼其名称之为“○○San”我总是觉得有些失礼和惶恐之感。在这种场合,我往往自作主张地称对方为“先生”。虽然日语中“先生”这个词主要用于教师、医生、律师、议员这些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士,但是“先生”一词所表达的对对方的敬重是非常明了的。大凡被称之为“先生”的老者,都会欣然地接受这个称呼,就像在国内,对自己敬重的前辈称之为“○○老师”一样,我的心里多少也感到几分踏实。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4/1893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