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禽流感随想
日期: 06年01月1期

■ (爱媛县)黄伟

   前些日子去中国出差时,正是中国闹禽流感闹出人命的时候──安徽和湖南死了两个人。跟电视上不温不火的“正面报道”形成反差的是人们对这话题的敏感和担忧。在中国的一星期,酒桌上不见一块鸡肉登场,话题三句话离不开禽流感,人人都谈“禽”色变,仿佛SARS再来。在上海市区的一家大型超市里,我看到偌大的熟食橱窗后面高高地悬挂着三只耷拉着脖子的烧鸡,因为无人问津,鸡皮表面看上去已经失去了光泽。一位少妇带着女儿从橱窗前经过,年轻的妈妈告诉孩子:“现在的鸡勿好吃咯”,然后就匆匆地把孩子拉走了。从山东莱阳到青岛机场的一级公路上,一群穿制服的人在路上设置了关卡,仔细地检查着过往的货车。出租车司机告诉我,那是在堵截外地家禽,防止进入本地。莱阳是向日本出口鸡肉产品的食品加工企业集中的地区,一旦因出现疫情而导致出口中断,对当地经济的打击可想而知。回国后从网上知道,中国的禽流感风险等级已经从初级的“蓝色预警”升高到了“黄色预警”,疫情也扩大到十个省,状况堪忧!
   从两年前的SARS到现在的禽流感,为什么这可怕的“瘟疫”老跟中国过不去呢?我想,这大概跟咱中国人一直跟禽畜动物的接触过于密切有关。在中国,从农村的前庭后院到城镇的菜场集市,“到处是鸡鸭,遍地是牛羊”的场面并不稀罕,只要是在中国生活过的人,都少不了跟禽畜零距离接触的经历。
   那时没有禽流感这个说法,但死鸡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我猜想其中大概也有因流感而死的。之所以没有传染到人,一方面是那时的病毒还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威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市场流通的范围有限。不像现在,几个小时就可以让“百万雄鸡下江南”,所以一旦有了病毒发生,传播的速度也很快。
   在中国农村,恐怕大多数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种“与鸡共舞”的生活环境。这当然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改变现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禽畜对于中国人健康的威胁,更多的恐怕还是跟中国的饮食习惯有关。“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对吃的追求和拘泥往往连中国人自己都感叹不已。吃动物,中国人讲究一个“活”字,“鸡要吃得叫、鱼要吃得跳”,只有活蹦乱跳的畜生吃了才“补”。吃鸡更是一门学问,对于吃公鸡还是母鸡,吃老鸡还是嫩鸡,以及什么季节应该怎么吃都有讲究。到家禽市场买鸡,每个人都会仔细地挑选,看看是否够精神,摸摸肚子以防黑心的卖主往鸡肚里灌砂加重。买回家后,宰杀、放血、拔毛、开膛取内脏,然后就是分门别类地或白切或红烧或快炒或慢炖,一只鸡可以吃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现在虽然超市里有了新鲜的分割鸡出售,但活杀现吃方式仍然是大多数人的最爱,所以各地的家禽市场依然是终年人流不息,热闹非凡。可是天知道在那种人畜共处的环境里,有多少细菌和病毒在传播在扩散,又有谁能保证自己买回去的动物是安全卫生的呢?
   去年,我曾陪几个同事逛了一家宁波的自由市场。污水横流,异味扑鼻的禽肉区里,各种各样叫得上名的和叫不上名的家禽野味都或被吊或被绑地等待着买主的光顾,如今在中国,不但吃动物的花样不断翻新,吃的对象也早就扩大到形形色色的珍禽野味。但我不知道那些被关在拥挤的笼子里互相踩踏,同时还要目睹同伴血淋淋地被宰杀的动物们,即便活着还能保留多少鲜美的肉质,也很难说这些动物不会因内分泌失调而产生有害的体内毒素。
   SARS的时候,找出了罪魁祸首果子狸,那一阵子外表可爱的果子狸成了人们深恶痛绝的过街老鼠,杀了不算还要让其死不见尸。现在轮到鸡遭殃了,一有疫情就成百万只地扑杀,搞得鸡飞狗跳,人畜不宁。可是又有多少人认真地反省一下其中的原因,思考一下我们与动物的关系呢?可以想象,等到这场禽流感风波平息,禽肉市场必定又是人头挤攒、生意兴旺。而那些二只脚的和四只脚的家养的和野生的美丽的和丑陋的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们仍将被人们用五花八门的方式屠宰,然后端上餐桌,收入胃囊中。
   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是现代社会的一大主题。SARS和禽流感也许是自然对人类的警告。为了人类的健康,也为了与自然的共存,让我们与动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善待动物吧。否则,很难说这次的疫情平息后,下次是不是又会被鸭发烧、鹅抽筋之类的怪病困扰。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4/1539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