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中央选举委员会2月12日公布计票结果,外长利夫尼领导的前进党获得议会120个席位中的28席,以仅仅1席的微弱优势领先主要竞争对手、前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右翼利库德集团。但以色列媒体引述分析人士的话说,总统佩雷斯或将考虑授权内塔尼亚胡组织新政府。
目前,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和前进党主席利夫尼打响组阁战,力邀其它党派加入自己的阵营,以在组阁中占据优势。由于两党议席接近,意味著两人均有机会出任总理,最终结果仍有变数。
本届会选举共有34个政党角逐120个议席,正式计票结果将于18日公布。由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虽然在选前民调中一路领先,但最后却是利夫尼领导的前进党以1席之差成为国会最大党。此外,极右翼的“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党”夺得15席,跃居议会第三大党,工党则以13席沦为议会第四大党。
以色列议会选举实行比例代表制,议员候选人以政党为单位参加竞选。由于没有一个政党达到组阁所需的60个议席,因此组建联合政府成为必然。尽管前进党蝉联议会第一大党,但以利库德集团为首的右翼阵营合计拿下65席,左翼阵营仅为55席,利夫尼将来组阁势必面临重重挑战。
按照法律规定,总统佩雷斯将在正式选举结果公布后,授权一名最有可能组阁成功的议员著手组建新政府。如果他选择利夫尼的话,这将是利夫尼第二次尝试组建政府。利夫尼去年9月曾受权组阁,以接替由奥尔默特领导的看守政府,但最终未能成功。以色列议会随后决定提前一年举行大选。
通常情况下,总统都会任命议会最大党领袖组阁,但右翼党派此次赢得过半议席,分析认为,内塔尼亚胡在组阁上处于更有利地位。而极右政党“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将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党领导人利伯曼势必成为双方拉拢对象。
利伯曼表示,他“不排除”与任一政党联合组阁的可能,但比较倾向于加入一个“民族主义”政府。利伯曼在此次选举中利用以色列公众对安全的担忧,依靠充满种族色彩的发言赢得部分选民支持。
另一方面,不少分析师认为,此次大选结果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中东和平进程造成不利影响。因为无论哪方主导组阁,上台后均需面临各派力量“割据”的议会,导致政府难以推动包括巴以和谈在内的重大决策在议会通过。此外,右翼政党在议会的势力增强,让新政府几乎不可能出台促进和平进程的妥协政策。
而从前进党和利库德集团的政治立场看,也很难在中东和谈核心问题上作出让步。内塔尼亚胡表示,如果出任总理,他将帮助巴方发展经济,以经济发展为纽带推动双方之间的政治和谈;但在以巴双方存在重大分歧的问题上则持强硬立场,如宣称耶路撒冷不可分割、不允许巴难民回归等。
相比之下,利夫尼领导的前进党一直主张通过政治和谈与巴方达成有关和平协议,结束以巴冲突。但在最终地位问题上,前进党也未必愿意作出多大让步。
前进党:
2005年11月,时任以色列总理的沙龙创建了前进党,其成员大多数来自利库德集团。其政治纲领主要包括:主张推进以巴和平进程,划定以巴永久边界,并确保犹太人在以色列的多数地位;接受与巴方的和平谈判,但在和谈无果的情况下,准备采取单边行动从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区撤军,保留在西岸的大型定居点,加快隔离墙建设并单方面划定以巴边界。
2006年1月4日沙龙突然中风昏迷后,奥尔默特出任代总理。前进党在同年3月赢得大选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获组阁权。同年5月,奥尔默特正式出任总理。
2008年5月,奥尔默特涉嫌受贿被曝光后,以色列朝野要求他辞职的呼声不断。同年9月17日,前进党举行党内选举,利夫尼当选前进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