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了7年时间、行走了21亿公里的路程后,由欧洲航天局设计的“惠更斯”号探测器于1月14日在土星的最大卫星“泰坦”(土卫六)表面成功降落。这创造了人类探测器登陆其它天体最远距离的新纪录。
欧洲航天局介绍,“惠更斯”号探测器于国际标准时间10时13分进入土卫六大气层,打开降落伞开始2个半小时的降落飞行,期间探测器会拍摄卫星表面、测量风速和气压,并分析大气层的气体。同时,“惠更斯”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正在环绕土星飞行的“卡西尼”号飞船传回地球。美国航天局的深太空网络巨型天线负责接收数据。
土卫六是太阳系中最神秘的星体之一,它是太阳系中唯一被大气层包围的卫星,因此成为探测对象。科学家怀疑,土卫六混合着氮气和沼气的大气层,正进行着类似地球几十亿年前的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是地球生命的起源。科学家认识这个过程,将有助于了解生命起源之前的地球面貌。
“卡西尼─惠更斯”土星探测项目由美国和欧洲共同进行。1997年10月,美国“卡西尼”号飞船携带着“惠更斯”升空,“惠更斯”于去年12月25日与“卡西尼”分离并飞赴土星。
此外,美东时间1月12日13时47分,美国宇航局(NASA)的“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按计划,其搭载的撞击器将于7月4日直接冲向“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完成人类首度撞击彗星。
据悉,“深度撞击号”将在接近彗星之后释放出铜质撞击器,撞击器将与彗星于7月4日在距地球1.32亿公里的太空中相撞。“深度撞击号”将在安全距离全程拍摄此次撞击,将图像传回地球。天文学家还将组织一场国际规模的观测,以期尽可能多地收集这次撞击的情况。美国宇航局还计划调整哈勃、斯皮策和钱德拉太空望远镜,在撞击前后对彗星进行观测研究。
据推算,撞击产生的威力相当于4.5吨TNT炸药爆炸,会在彗星表面撞出一个深坑,科学家们希望从彗核碎片中发现太阳系甚至生命起源的线索,也为地球遭遇小天体撞击危险时积累一些研究数据。不过,科学家强调,这次撞击不会摧毁彗星或使彗星偏离其运行轨道进而撞击地球。
“深度撞击”开始撞击彗星之旅 / “惠更斯”成功降落土卫六
日期:
05年01月3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3/9577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