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日与东盟合作:联合优於挑战 / ● 吴德烈
日期: 03年05月2期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建立多方面优惠的经贸安排,寻求更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也成为各国一项重要的政策选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有利於东盟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益於东亚地区国№环境的稳定和繁荣。
  近年来,中国同东盟的贸易额增长很快。2001年双方贸易额首次突破400亿美元,达到416亿多美元。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夥伴,中国也已成为东盟的重要贸易对象国。东盟10国和中国协议在2010年以前建立自由贸易区。这本是一种顺应潮流的正常举措,但却引起了日本舆论的关注,甚至一些馈僚和媒体表示忧虑和不安。其主要观点是:1.中国方案在先、行动滞後将使日本受制於人。“一山不容二虎”,不能坐视失去在东亚经济中“龙头的地位”;2.日本和东盟多数成员的经济差异过大,对和新加坡之外的国家建立FTA(自由贸易协定)持慎重立场。但是,至少应该“ 抢在中国之前把事情敲定下来”;3.中日两国今後围绕争夺地域经济主导权问题上,将有一场“逐鹿南洋”、“一较高下”的较量。这些观点既背离了WTO有关自由贸易的原则,也反映了日本一些人士中存在的似是而非的地缘政治观点。
  东盟不是中日争夺的势力范围,更不是势不两立的“ 对手”。中国为了求得一个有利於经济建设的长期和平环境,一直对东南亚国家奉行友好善邻政策,根本无意谋求霸权。未来的亚洲不可能是中国的亚洲或日本的亚洲,而是联合的亚洲。东盟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中,首先倡导“ 东亚联合”,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目前的“ 10+3”东亚区域合作的主渠道。东盟对中、日的态度是希望两国都参加联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而又相互制衡,致使东亚联合有足够的力量自立於世界,又为自己国家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联合环境,不至於受任何超级大国的支配。
  对於东盟,中日两国都具有别国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因此,在与东盟合作的问题上,中日两国联合与合作,必有好处。

  中国对於东盟合作的优势
  (1)中国和东盟10国拥有17亿多人口,2万亿美元的GDP,进出口贸易额达11300多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场还确立了农业、通讯、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湄公河开发等5个项目为近期合作的重点 域。
  (2)中国年贸易增长率为15%。中国有优秀而低廉的劳动力,使制造业出口将继续高於其他的亚洲国家。购买力方面属世界第二大国家,进口方面仍有巨大的潜力,中国有条件更多地吸引东盟的热带农产品和水产品。技术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随著IT产业的发展,中国将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国外投资最多的国家。
  (3)中国愿意积极考虑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还许诺对老、缅、柬三个相对不发达国家提供特殊优惠关税。
  但是,中国也存在著不容忽视的差距:1.中国生产率水平低,相当於日本的1/26。日本对东盟的年出口额高达690多亿美元,而中国只有183亿多美元。2.劳动附加¤值低,比日本低出43.6%。3.中国不少行业仍依靠国外的技术,而不是自己的知识产权。

  日本对於东盟合作的优势
  (1)日本在东盟的投资一直超过其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即使是日本企业热衷於在中国投资设厂的2000年,日本在东盟的投资仍然是在中国投资的一倍。
  (2)东盟具有丰富的天然气、橡胶等自然资源,而这些恰恰是日本所缺少的。因此,对日本来说,其资金和先进技术更有利於对东盟进行开发与合作。
  (3)东盟处於连接太平洋、印度洋及亚澳两洲的咽喉要地,在工业生产、跨洋贸易中的战略地位无可置疑。日本可以利用地缘上的有利环境,在目前合作的基础上可同东盟继续进行新一轮的合作。

  中日两国联合与合作的好处。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日本提出的“东亚自由贸易区”设想都是东亚区域联合过程的一部分,它最终汇入到“10+3”这条区域合作的主渠道之中。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并不排斥日本,而希望和促进它参加。对日本来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合作机遇。
  (2)区域合作能否健康发展,关键在於是否有足够的经济力量和合作中的承受能力。东亚各经济体发展水平差距巨大,人均GDP相差在100倍以上,大大高於欧盟内部16倍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30倍之多。这种情况下,东亚人口占60%以上的中国和占东亚GDP60%以上的日本这一两强的携手与协调,必将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圈的顺利形成。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3/8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