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新宪法全民公决委员会5月15日发布公告,在缅甸全国325个镇区中的278个镇区举行的新宪法草案全民公决中,选民投票率为99.07%,其中赞成票约占92.4%。军政府称宪法将为两年内在缅甸举行民主选举铺平道路。
目前仍被宣布为强热带风暴重灾区的47个镇区(包括仰光省40个镇区和伊洛瓦底省7个镇区)则将于5月24日举行全民公决。但这些镇区的投票情况不可能推翻现有的公投结果。
根据新宪法草案,缅甸国名将是“缅甸联邦共和国”,首都为内比都,实行总统制。缅甸还实行多党制、市场经济制度,不允许外国在缅甸驻军。这份草案还规定军队在国会中占有25%的席位,也授权总统在紧急状态下将权力移交给军队。
缅甸军队1988年在国家经历数月动荡后接管国家政权,同时废除原有宪法。1993年,军政府召集国民大会启动制宪进程,但从1996年3月开始长期休会;2003年8月,军政府宣布旨在实现民族和解、推进民主进程的七点民主路线图计划;2004年恢复中断8年的制宪国民大会;2007年9月,国民大会完成使命。
但此次公决正值缅甸全力应对风灾之时,一些反政府团体及人权组织批评新宪法草案的设计旨在维护军政府统治,并强烈谴责政府视政治前途高于百姓安危的做法。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内的国际社会都促请军政府应集中救灾。
另据缅甸官方的数据,截至5月16日,风灾死亡人数已上升至77738人、失踪55917人。联合国估计多达250万灾民迫切等待救济。
尽管外国救援物资陆续运到灾区,但进展缓慢;而且缅甸军政府继续封锁灾区,驱逐外国援助人员,并在前往重灾区伊洛瓦底省的道路设立多个检查站。有报道称,一批已经进入三角洲灾区的少数外国救援人员14日被军政府下令返回仰光。试图进入灾区的外国记者亦被检查站截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