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伊拉克战争一周年的三大难题
日期: 04年03月4期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绕开联合国,单方面向伊拉克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这场“一边倒”的战争不仅一举推翻了伊拉克前政权,而且对中东政治格局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战争虽然早已结束,但是它所带来的诸多问题远未了结,战争发动者深陷这场“极具争议性”的战争而不能自拔。

“师出有名”难正名
  当初,伊拉克战争的发动者试图使世人相信,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决议,拥有和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萨达姆政权“为恐怖分子提供资助、训练和避难所”,因此,必须推翻萨达姆政权,解除伊拉克武装,找出违禁武器。但是,美英将伊拉克上下“掏”了个遍,至今也没有找到什么人证物证,水落而石未出,“师出有名”变成了师出无名。
  是美英情报系统“失职”,还是决策者凭推论和臆断行事,将“先发制人”变成“先斩后奏”?一年来,围绕着伊战情报问题,美英朝野潮掀浪涌,波澜频生。尽管美英领导人一再为发动伊战辩解,但公众质疑不断,情报部门和国家领导人的政治信誉度锐减。据《今日美国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盖洛普最近进行的民意调查,美国选民对布什总统工作表现的满意率仅为49%,是他就任总统以来的最低点。英国最新民意调查也显示,43%的英国人认为对伊动武是错误的决定,62%的英国人认为政府撒谎,要不就是夸大了对伊动武的证据。英国人对首相布莱尔的支持率也持续低迷,不满者的比例已高达57%。

单边主义“路难行”
  美国是伊拉克战争的“主导者”,其发动伊战的指导思想一是单边主义,二是先发制人战略。美国绕开联合国单方面对伊开战,是典型的单边主义行动。这一行动的逻辑在伊战结束后召开的第五十八届联合国大会等诸多国际场合,均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和反对。伊拉克战争是在美国新保守主义宣扬的“以武力输出民主”的指导思想下发动的“先发制人”之战。但世人清楚地看到,尽管美国在伊拉克实现了速战速决,但攻占伊拉克以后却陷入泥潭。自伊战结束以来,伊拉克治安形势日益恶化,驻伊美军遇袭身亡人数早已大大超过战时阵亡人数。布利克斯指出,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教训是,企图以战争的方式解除他国武装,或希望藉占领促进民主,都是难以达成目标的。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战略是对联合国成立近60年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原则基础提出的重大挑战。

反恐联盟难维系
  “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相继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从理念上说,美国显然是将伊拉克战争纳入反恐战争之列。
  如果说美国原本以为打垮伊拉克前政权、解除伊拉克武装可以为反恐树上一块新碑,那么,事实却是,伊拉克战争使伊拉克进入一个十分血腥的时期。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就有至少250人在各种暴力冲突中死亡。3月2日,巴格达和卡尔巴拉相继发生恶性恐怖爆炸,导致270多人死亡,近500人受伤。3月17日,巴格达一家饭店大楼被炸毁,70多人伤亡。难怪一位伊拉克大学教授说,美国在伊拉克取得的军事胜利早已被战后频繁的暴力袭击冲刷得毫无光彩。
  “9.11”事件后,美国一度在反恐大旗下结成国际反恐联盟。虽说反恐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但并不等于说反恐联盟必然要置于美国的“领导”之下。今年3月11日发生的西班牙恐怖袭击事件引发了一种正在全球蔓延的观念:面对如此血腥的恐怖袭击,曾坚定支持美国的欧洲盟友们已开始动摇,并被迫反思与美国的亲密关系是否明智。
  美国舆论认为,由于伊拉克战争,美国的“ 软国力”大大下降了。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刚刚曝光就招致中东地区许多国家的强烈不满。在新的形势下,美国想在“一超独霸”的思维定势下维系全球反恐联盟是极其困难的,要达成反恐新成效更不是一件易事。美国目前之要务就是如何阻遏西班牙从伊拉克撤军事件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稳住盟友在反恐战争上的团结、力量和决心。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3/507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