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机盘旋在“戴高乐机场”上空的时候,我看到巴黎就在脚下了。
与前来接我的侄儿一道,出了机场的门,便进入地下铁。所谓的“零”距离换乘,真是方便极了。兴致勃勃的侄儿告诉我说:“姑姑还挺走运,若是早两天,由於连续几天的罢工,这个地下铁已经瘫痪了。”
车厢里人不多,没有空调,似乎太阳也对这座城市情有独锺,已经是下午7点多了,阳光照在脸上仍是热辣辣的。我们不得不并排坐在避开日光的同一方向。也许是一个人外出的谨慎心情可以松弛一下了,我终於拿下了从未离身的背包,放在了我们之间的行李上,开始欣赏列车沿途的巴黎风光。
当列车行驶到第三、四站停下来的时候,就在发车之前,一支黑手从我们的背後伸向了行李上的背包……真是说时迟、那时快,我只觉得头被什堋东西碰了一下,就见侄儿一下子冲了出去,使劲地拨开了已经关上的车门。我意识到背包不见了,也追了出去……然而,我们只看到了一个黑色皮肤的背影,就再也追不上了。刚要启动的列车被迫停了下来。
看到了这一幕的工作人员,将我们 到车站派出所,做了投诉记录。然後让我们仍乘坐这条线路的车去铁路警察局。看我迟迟未能上车,他们以为我不敢再乘车了,於是便联系让我们进了前面的驾驶室。驾驶室很窄,没有座位,然而在与司机的交谈中还是感到了法国人的善良与热情。他说:真没办法,这样的事,现在平均5分钟就发生一次。法国的移民太多了,特别是有一些人根本就不工作。接著他话题一转,朝著一个方向说:“看,那就是几年前世界杯足球赛的赛场”,“再往前走可以见到艾菲尔铁塔”……
铁路警察为我接通了怠行卡的挂失电话後,又开车将我们送到了市警察局。途中,就连那个小警官也不忘向我们介绍巴黎的名胜:那是圣母院、那是巴士底,他用手指点著说。
在市警察局出具了证明书後,第一天的“观光”总算结束了,尽管天还大亮,时间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了。一想到明天要去的已不再是原计划中的卢浮宫,而是中国大使馆、日本大使馆和航空公司(为补发护照、返程机票等),就提不起劲来。也许是看到我无可奈何的样子,侄儿戏言:“从现在开始你可以轻轻松松地游巴黎了!乘火车头和警车护送,这可不是一般游客可以享受到的待遇。我说姑姑走运嘛!”是啊,“塞翁失马”的辩证无所不在──阿Q精神让我豁然开朗了!
尽管巴黎用如此近於残绘的方式迎接了我,却未能改变我细细品味这座城市的初衷。由於所有的证件都不是一次就能办成,我的巴黎游,只能利用奔波往返於这些机构之间的空档来进行。应该说得益於巴黎长长的白昼,和自称“老巴黎”的侄儿做向导,终於如愿以偿地“读”了一遍这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
说起艾菲尔铁塔、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因为有关它们的资料实在太多了,让我有一见如故之感。而赞美它们的词汇也差不多都被用过了,我只能说:耳闻不如眼见!
与其相比,我更想去看巴黎那些普通的建筑。在巴黎,你不用刻意地去寻找,随便选择一个十字路口,原地转一个360度的圈,你会感到映入眼帘的无论哪一面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一座建筑都是一件艺术品!甚至连那房顶上密密麻麻的烟囱,都堪称巴黎一景,似乎在向世人炫耀著这个城市的历史。
巴黎的教堂多得数不胜数。除哥德式建筑外,还有其他风格以及集各种特色为一身的多种风格的结合品,真可谓千姿百态。用巴黎人的话说:不能想像住在一个没有教堂的地方!无论是塞纳河上的巴黎圣母院,还是蒙马特高地的圣心教堂,如去拜访时,都不要忘记去里面做做弥撒。如果你能坚持到底,还可得到一份圣餐。愿意的话,那绿衣神父还会将那小食品直接放进你的嘴里。
参观卢浮宫用一天时间是全然不够的。如果你没有更多的时间的话,至少要拜见那里的三位美女:维纳斯、胜利女神与蒙娜丽莎。在凡尔赛王宫,游客可以在 到的受话器中,选择任何一种听得懂的语言为自己导游。因此每到一处,只要按一下中国语的按钮,就会听到纯正的普通话在为你讲解,感到格外亲切。
略了卢浮宫的美丽壮观和凡尔赛宫的金碧辉煌之後,还应该去看一看中世纪博物馆和波旁王宫。在那里,人们会对中世纪的法国贵族的奢华生活有更深的认识。
此外,金顶的拿破仑墓、雄伟的圣贤祠、奥赛博物馆、现代派的蓬皮杜中心,每到一处,都会想起一段历史,一个时代。
有幸在著名的巴黎歌剧院看了一场古典芭蕾。与其说是看芭蕾舞,不如说是为了欣赏那个华丽的歌剧院。这个经常在怠幕上出现的剧场,看上去并不陌生。但当我们被 到自己的座位——一个包厢(除了几张座位外,更带有一间休息室,里面有梳妆台和衣架,竟还有一张床!而这样的包厢还不算是高级的),并在演出休息时浏览了整个剧场之後,再一次对这个豪华的歌剧院惊叹不已。那些身著晚礼服的小姐、夫人们,来到休息厅的酒吧,悠闲地品著葡萄酒的场面,简直让人怀疑这究竟是舞台还是现实!
有人说:法国人不管外面的现代建筑怎样流行,他们都要固守著自己的一抹灰色。而我认为法国人想固守的绝不仅仅是那些古典建筑,而是一种不变的生活。
在巴黎购物,“老佛爷百货”恐怕是最吸引中国人的了。法文的“lafayerte”被聪明地译成了“老佛爷”,并配备了中文导游图。因此“老佛爷百货”广为中国人所知,买卖兴隆。
巴黎留给我的印象是美好的,尽管也有一丝恐惧,然而瑕不掩瑜,这丝毫也不会影响巴黎的魅力。
与前来接我的侄儿一道,出了机场的门,便进入地下铁。所谓的“零”距离换乘,真是方便极了。兴致勃勃的侄儿告诉我说:“姑姑还挺走运,若是早两天,由於连续几天的罢工,这个地下铁已经瘫痪了。”
车厢里人不多,没有空调,似乎太阳也对这座城市情有独锺,已经是下午7点多了,阳光照在脸上仍是热辣辣的。我们不得不并排坐在避开日光的同一方向。也许是一个人外出的谨慎心情可以松弛一下了,我终於拿下了从未离身的背包,放在了我们之间的行李上,开始欣赏列车沿途的巴黎风光。
当列车行驶到第三、四站停下来的时候,就在发车之前,一支黑手从我们的背後伸向了行李上的背包……真是说时迟、那时快,我只觉得头被什堋东西碰了一下,就见侄儿一下子冲了出去,使劲地拨开了已经关上的车门。我意识到背包不见了,也追了出去……然而,我们只看到了一个黑色皮肤的背影,就再也追不上了。刚要启动的列车被迫停了下来。
看到了这一幕的工作人员,将我们 到车站派出所,做了投诉记录。然後让我们仍乘坐这条线路的车去铁路警察局。看我迟迟未能上车,他们以为我不敢再乘车了,於是便联系让我们进了前面的驾驶室。驾驶室很窄,没有座位,然而在与司机的交谈中还是感到了法国人的善良与热情。他说:真没办法,这样的事,现在平均5分钟就发生一次。法国的移民太多了,特别是有一些人根本就不工作。接著他话题一转,朝著一个方向说:“看,那就是几年前世界杯足球赛的赛场”,“再往前走可以见到艾菲尔铁塔”……
铁路警察为我接通了怠行卡的挂失电话後,又开车将我们送到了市警察局。途中,就连那个小警官也不忘向我们介绍巴黎的名胜:那是圣母院、那是巴士底,他用手指点著说。
在市警察局出具了证明书後,第一天的“观光”总算结束了,尽管天还大亮,时间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了。一想到明天要去的已不再是原计划中的卢浮宫,而是中国大使馆、日本大使馆和航空公司(为补发护照、返程机票等),就提不起劲来。也许是看到我无可奈何的样子,侄儿戏言:“从现在开始你可以轻轻松松地游巴黎了!乘火车头和警车护送,这可不是一般游客可以享受到的待遇。我说姑姑走运嘛!”是啊,“塞翁失马”的辩证无所不在──阿Q精神让我豁然开朗了!
尽管巴黎用如此近於残绘的方式迎接了我,却未能改变我细细品味这座城市的初衷。由於所有的证件都不是一次就能办成,我的巴黎游,只能利用奔波往返於这些机构之间的空档来进行。应该说得益於巴黎长长的白昼,和自称“老巴黎”的侄儿做向导,终於如愿以偿地“读”了一遍这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
说起艾菲尔铁塔、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因为有关它们的资料实在太多了,让我有一见如故之感。而赞美它们的词汇也差不多都被用过了,我只能说:耳闻不如眼见!
与其相比,我更想去看巴黎那些普通的建筑。在巴黎,你不用刻意地去寻找,随便选择一个十字路口,原地转一个360度的圈,你会感到映入眼帘的无论哪一面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一座建筑都是一件艺术品!甚至连那房顶上密密麻麻的烟囱,都堪称巴黎一景,似乎在向世人炫耀著这个城市的历史。
巴黎的教堂多得数不胜数。除哥德式建筑外,还有其他风格以及集各种特色为一身的多种风格的结合品,真可谓千姿百态。用巴黎人的话说:不能想像住在一个没有教堂的地方!无论是塞纳河上的巴黎圣母院,还是蒙马特高地的圣心教堂,如去拜访时,都不要忘记去里面做做弥撒。如果你能坚持到底,还可得到一份圣餐。愿意的话,那绿衣神父还会将那小食品直接放进你的嘴里。
参观卢浮宫用一天时间是全然不够的。如果你没有更多的时间的话,至少要拜见那里的三位美女:维纳斯、胜利女神与蒙娜丽莎。在凡尔赛王宫,游客可以在 到的受话器中,选择任何一种听得懂的语言为自己导游。因此每到一处,只要按一下中国语的按钮,就会听到纯正的普通话在为你讲解,感到格外亲切。
略了卢浮宫的美丽壮观和凡尔赛宫的金碧辉煌之後,还应该去看一看中世纪博物馆和波旁王宫。在那里,人们会对中世纪的法国贵族的奢华生活有更深的认识。
此外,金顶的拿破仑墓、雄伟的圣贤祠、奥赛博物馆、现代派的蓬皮杜中心,每到一处,都会想起一段历史,一个时代。
有幸在著名的巴黎歌剧院看了一场古典芭蕾。与其说是看芭蕾舞,不如说是为了欣赏那个华丽的歌剧院。这个经常在怠幕上出现的剧场,看上去并不陌生。但当我们被 到自己的座位——一个包厢(除了几张座位外,更带有一间休息室,里面有梳妆台和衣架,竟还有一张床!而这样的包厢还不算是高级的),并在演出休息时浏览了整个剧场之後,再一次对这个豪华的歌剧院惊叹不已。那些身著晚礼服的小姐、夫人们,来到休息厅的酒吧,悠闲地品著葡萄酒的场面,简直让人怀疑这究竟是舞台还是现实!
有人说:法国人不管外面的现代建筑怎样流行,他们都要固守著自己的一抹灰色。而我认为法国人想固守的绝不仅仅是那些古典建筑,而是一种不变的生活。
在巴黎购物,“老佛爷百货”恐怕是最吸引中国人的了。法文的“lafayerte”被聪明地译成了“老佛爷”,并配备了中文导游图。因此“老佛爷百货”广为中国人所知,买卖兴隆。
巴黎留给我的印象是美好的,尽管也有一丝恐惧,然而瑕不掩瑜,这丝毫也不会影响巴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