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智利矿工全部获救 创世界救援奇迹
日期: 10年10月4期
举世关注的救援33名智利矿工行动于当地时间10月12日午夜启动,在全球观众注目下,智利圣何塞铜矿场受困矿工自当地时间13日凌晨零时12分陆续搭乘“凤凰二号”救生舱顺利升上地面。在欢声雷动中,家属深情相拥,现场笑容与泪水交织,掌声与欢呼不断。目前,这33名受困矿工已经全部安全回到地面“重获新生”。

33名矿工22个小时陆续升井

北京时间13日上午11点11分,首名矿工弗洛伦西奥.阿瓦洛斯搭乘特制救生舱,成功回到地面,正式拉开了最后阶段大营救的序幕。
按照营救计划安排,身体最好的4名矿工首先升井,他们担负著向救援人员报告井下情况的任务。然后,身体较差、精神焦虑的人安排在中间出井。排在最后的是54岁的矿工负责人乌尔苏亚,正是在他的带领下,33名矿工度过了事故发生后最艰难的17天,等到了救援的消息。
北京时间14日上午8点56分,第33位矿工、54岁的矿工负责人乌尔苏亚成功升井,智利总统皮涅拉在井口迎接最后一名英雄的胜利回归,现场响起持久的掌声。
至此,智利营救被困矿工行动迎来大胜利,多方通力合作、缜密计划,历时2个多月创造了生命奇迹。据悉,智利将在发生矿难的矿场现场建一座国家纪念碑,纪念这次大营救,并向后代传达一种生的希望。

日夜兼程大营救牵动全球人心

第一名被救出的矿工阿瓦洛斯13日凌晨出现在阿塔卡马沙漠寒冷的夜空下时,全球各地观众纷纷紧盯新闻实况报导,见证了这令人兴奋的一刻。从北美、欧洲、中东到亚洲,几乎所有新闻频道都进行现场直播。全球民众不仅即时目睹了这场人类史上空前的地底救援行动,也为矿工终能重见天日与家人团聚,而同样感动欣喜。
从救援正式展开起,到矿工陆续现身,和家属欢喜重逢,笑容、泪水、拥抱、生死两隔后的真情流露,全球数以百万计的关切民众,莫不透过网络、电视和广播的报导,追踪整个救援行动的进展,也为之感动,甚至跟著一起湿了眼眶。
日本下松市一名高中英文老师表示,他休假一天原本计划要赶课业进度,但现在他的眼睛紧盯屏幕,看著救援现场直播画面,这真是令人惊叹。这次高难度的成功救援行动,也获得全球一致的赞叹。

救援体现国家团结精神

智利总统皮涅拉13日说,智利圣何塞矿难救援体现了国家团结精神,表明全体国民只要保持团结就可以克服国家面临的巨大困难。
皮涅拉在首批矿工成功升井后激动地说,智利面临著许多问题和挑战,这样的团结精神和勇气显得尤其可贵。他强调,智利今年2月遭遇强烈地震袭击,灾后重建工作仍在进行中。此次受困矿工的救援行动表明,如果面对灾难团结起来,智利人民就能够做伟大的事情。他希望这样的精神能够在救援行动结束后延续下去。

追究矿难责任

当全世界都为这次堪称史无前例的成功营救欢欣鼓舞、奔走相贺之际,很少有人会提到,作为世界最大铜生产国,智利去年曾发生近20万起工伤事故,致使443人死亡。
批评人士指出,在铺天盖地有关营救成功的报道中,媒体更多地在营造喜庆的气氛,鲜有对矿难背后安全作业环境缺失的批评。
“这些矿工不应被叫做英雄,他们是受害者,”智利矿业联合会会长内斯托尔.霍尔克拉说,“所有矿工脱险后,我们打算尽全力追究有关方的责任。”
智利总统皮涅拉14日表态说,智利政府和司法部门下一步将追究矿难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给予惩罚,出台新措为生产行业创造良好环境,确保劳工作业安全,整顿所有安全未达标的企业。

反思安全意识不足

来自智利公共关系学院的柯尔丝滕.塞赫布鲁克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智利政府在这次救援中体现的责任和努力得到世界的认可,但发生如此重大的工矿事故也让政府形象受损。
塞赫布鲁克教授认为,这场矿难是政府和矿企安全意识缺失造成的。“在发达国家,(出现这类矿难)矿主将被投进监狱。”
智利中央大学劳资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玛丽亚.埃斯特尔.费雷斯认为,在劳工安全健康方面,智利迄今没有一套清晰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或体系。
“看看农业、渔业、建筑业等行业的状况,就知道这个国家并没有把改善劳工环境作为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战略目标,”费雷斯说。
在她看来,除了提高生产安全标准,工作时间过长、休息不足、工资待遇偏低、非正规就业率高企等都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谨记矿难教训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13日发表声明,祝贺33名受困矿工安全脱险。但声明同时提醒,应谨记矿难背后暴露的安全缺失。
“作为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和一名智利人,我与世界民众分享矿工脱险后的喜悦,”索马维亚说。
他说:“我们不应忘记这场矿难是如何发生的。一群矿工因安全措施不足被困井下。”
索马维亚认为,世界各国仍需为改善采矿业等危险行业的生产环境而努力。
“智利向33名矿工的勇敢和全世界的关注表达敬意的方式就是成为劳工安全健康方面的领先者,”索马维亚说。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全球采矿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不过1%,但矿难死亡人数却占所有工伤事故死亡人数的8%。

矿工出井面临4大健康考验

1、眼睛
负责为矿工进行首次体检的医学专家德比亚说,为了避免紫外线辐射对眼睛造成损伤,矿工会通过镜片接触井外光线。由于井下湿度约为89%,气温高达摄氏30度,矿工重上地面后,眼睛会非常干涩。医生将给他们使用人造眼泪。
2、皮肤
矿工必须保持皮肤不受紫外线辐射,否则很容易出现破裂和感染,故必须用柔润肥皂、保湿霜护理,穿长袖衣服和棉质长裤,白天必须戴宽檐帽遮蔽阳光。矿工的身体和手脚也会受到真菌侵蚀,故医生同时为他们准备了抗真菌药膏。
3、饮食
矿工在恢复过程中不能暴饮暴食,必须少量逐步增加,饮食以水果、蔬菜和牛奶为主。因为在井下,矿工的排泄受到约束,消化能力也受到影响,如果突然暴食,容易引起腹舄,导致脱水。
4、睡眠
最大挑战是恢复正常睡眠。矿工在第一周要避免熬夜,这有助恢复生理时钟。晚上不要吃东西、喝酒或饮品,保持遮光、自然卧室环境,卧室内不要放电视和其他娱乐设备。如果持续失眠,在前2至4周可以吃一些安眠药。一周后,矿工可能会做噩梦并惊醒,这是在灾难后的正常反应。因此,家属应尽量避免回顾灾难场景和担忧经过。

大营救成功全靠地利人和

此次矿难成功救援世界罕见,堪称奇迹,其成功之处更给世界留下颇多启示。
1、政府牵头 分工明确
矿难发生后,政府立即承担救援重任,总统皮涅拉中止访问哥伦比亚。同时,当局组织分工明确的专业救援团队,其中包括救援人员、医护和一个专门实验室,负责设计救援所需器械和设备。当局还邀请美国太空总署专家小组提供意见。
2、遵守机制 冷静自救
矿工在被发现前的17天,只能依靠井下紧急避难所保存的食物维持生命,每人每48小时只可吃两汤勺罐头鱼、半片饼干和半杯牛奶。如果矿业公司没遵守井下应急机制,矿工很可能等不及救援到来。此外,矿工自发组织起来,积极与地面联系。一名老矿工指挥大家用汽车蓄电池为头灯充电,用手头机械寻找水源。另一名矿工则成了临时医生,为其他人抽血和采集尿液样本。
3、依靠科技 注重细节
大至重型挖掘机和“胶囊”救援舱,小至安慰矿工心灵的投射机和灭菌铜纤维短袜,这些高科技产品有助援救,同时保证矿工在井下的生活质量。营救人员还设计了一条如通风管的空心圆柱“白兰鸽”,以把补给送到矿工避难处。
4、地质3特点 利于救援
中煤大地公司原总工程师杜兵建认为,救援顺利与当地地质三大特点有关。一、矿井位于北部沙漠,雨量小较干旱,打通钻井后不会漏水或灌水。二、该金属矿井岩石较坚硬,钻井成功率较高。三、该处地表有150米松散层,让钻井进度很快。救援方除了采用大口径钻头,还在地层上层植入铜管,预防松散层坍塌。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3/12798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