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我们依然在路上 / ──《人在旅途》自序
日期: 05年05月1期

  ◆ 杨文凯

  作为一名记者,我在过去几年里有机会接触并采写了上百位旅日或访日的中国人,用拙笔记录下他们的奋斗和坎坷、他们的悲喜和荣光,颇感幸运。最近,我零零星星地花了大半年时间,把这些人物报道汇集起来,编成一册《人在旅途》,期待能用这种方式挽留住流逝的岁月于些许。书名取为《人在旅途》,只想表达一层简单的意思:无论是被采写者还是采写者,身在日本的中国人仍然处于“ 在路上”的状态──奋斗和进取是现实的,鲜花和掌声永远在前方。对于在日华人来说,过早地进入人生完成式,是奢侈的,也是可耻的。
  我一直觉得,演员和记者是两种比较特殊的职业。演员的职业需求,使其主动扮演各种人物,体验各种人生;记者的职业优势,使其自由接触各种人物,了解各种人生。这种以人生感受为指标的传统职业观,与当前以经济利益为指标的现实职业观也许格格不入,但我坚持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可以“ 上天入地”和“ 纵横四海”,不只是记者的优势,也是记者的责任。记者是社会的润滑剂,自由穿梭游走在社会各阶层之间,这份独特魅力每每使人欲罢不能。多彩的人物报道,正是体现新闻记者职业魅力和专业功力的重要选项。
  一般来讲,新闻报道不外乎事件、人物、背景几个方面。篇幅有限的人物报道是静态点描,是即时速写,是基础性的新闻写作。然而,要在静态中写出动感,要在简洁的勾勒中写出深度和厚度,其实对记者提出了正面要求。我在数年的采写过程中,对人物报道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试举其要:
  首先,人物采访的基础形式是交谈,合理情景是交流,最高境界是交心。记者与受访者,大都以初次会面者居多,但记者与人物可以通过交流而突破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角色界定,由陌生人进入到朋友层面。这样有利于解除不必要的思想警戒和语言设防,让彼此感受对方,创造出畅所欲言的交流氛围,为人物报道提供自由自在的起点。
  其次,记者接触采访各类人物,应有一种不卑不亢、平等对视的自我调节能力。社会五色斑斓,人有千层冰霜。对于在生活底层艰难前行的人们,记者不妨自觉降低身段,与社会边缘人群取得心灵共鸣;对于主流阶层中的高高在上者,记者应该有识破光环的目光和拆解神坛的能力。在平等对视中获得将心比心和感同身受的体验,是人物报道写出血肉和真情的自然快捷方式。
  其三,三人行必有吾师。每一位受访者都有值得报道、值得借鉴、值得广而宣之的可取之处。记者的采访过程,是一个倾听过程,也是一个交流过程,更是一个无限接近被采访者的学习过程。人物报道的阅读价值,不外乎揭示隐秘、放大智慧、传播经验、感受人格。如果一篇优秀的人物报道能够让广大读者或有所得,那么记者本人应该是第一个受益者。
  其四,新闻写作的功能不是让记者自我发挥,而是如实传达出对象的声音。与夸张的情景渲染、表情描摹、繁琐的记者个人活动记录相比,人物报道的精髓应该是集中而明朗地传达出对象的声色和话语,勾勒出对象的经验和意念--这需要一名记者拥有理解、概括、表达等各种能力。1、理解力,指记者必须基本理解受访者,尤其是专业人士的职业话语,记者需要具备相应的对话能力。记者虽然不是专家,但可以成为一名杂家,有可能也不排除成为一名通人。2、概括力,指记者必须在闲聊式的访谈中瞬间抓住中心和要害,就像罗丹不惜砍掉巴尔扎克的手而突出雕像的脸一样,要把生活中散漫无序的交流,概括成逻辑思路清晰、文理脉络清楚的文字,以飨读者。3、表达力,指记者不仅在文字层面,更应在意义层面上忠实记录对象的话语,并尽可能补完对象所要表达的意思。人物报道要做到内容上不漏要点,文字上不写废话,并获得认可,这对记者是不小的考验。
  数年来,我采写过上百位华人,在思想上和文字上获益颇丰——许多受访者也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尽管为了赶发稿时间,急就章式的报道不在少数;尽管囿于自己狭隘的社交面和知识面,这些人物的社会涵盖面和社群代表性还很有限,但我确实从他们前行的脚步中感受到了华人社会跃进式发展的速度。
  我所采写的各式人物,来日时间迥异,社会身份不同,但许多人都在日本站稳了脚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意欲和喜人的发展成果。新闻写作受时间和篇幅所限,人物报道的话题性往往离不开个人的专业成就和事业成果,但我希望人物报道不是一份笼统的流水账或成绩单,而是努力去探求、把握并传达出隐藏在成果和成就背后的辛酸和坎坷,包含在专业和事业进程中的理想和精神。每个人都是一个立体的存在,都是一个复杂的宇宙。人物报道通常落笔于人物的正面形象,但也要写出其侧面、背面和内心。这种境界不唯写作手法而已,更是观察、感受、体会的结果,需要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需要沉甸甸的生活积累。
  浩荡而激越的大时代,从来不缺乏宏大的目标和警策的豪言,但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依然是个体的声色和命运。身在海外,赤手空拳,每个人的生活和奋斗都是不容易的,所幸有那么多华人在日本经过蛰伏和积累,有了飞扬和腾跃的可能。通过持续性的人物报道,我深为华人在日本社会有所作为而欣喜,为华人锲而不舍的生命追求所感动,为华人与时俱进跨入主流的卓越成果而宽慰。俗话说,新闻是历史的草稿。如果说,事件和人物,构成着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双轮,那么这本小小的人物报道集或可为在日华人发展史添附一个有价值的脚注。
  《人在旅途》如能播撒出去,留存下来,我的希望是:
  把文字留给自己
  把记忆留给笔下的人物
  把历史留给奋进中的华人社会
                                  杨文凯
                                 2005年元旦于东京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3/1116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