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大栅栏儿
日期: 05年04月4期

  “ 大栅栏儿”是北京最古老、最著名且又别具一格的老街市和繁华的商业闹市区,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市街,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大栅栏儿的正确读音是“ 大什栏儿”,栅字音读“ 什”,发音极轻,栏字读四声。如果按普通话的正确读音念,反倒念成了别字。

  “ 大栅栏”的由来

  在明朝时“大栅栏”的原名叫廊房四条胡同。1644年清入京建都后,汉人反清斗争不断,清廷一面增设守军,一面在各胡同口建设栅栏,从雍正七年(1729年)到乾隆年间,共建栅栏1746处,每处栅栏都有供出入的门。建栅栏一律民办官助,各胡同自筹资金,官方给予一定资助与指导。廊房四条胡同的东口和西口建起来的栅栏既高大且坚固,鹤立鸡群,人们就把它叫做大栅栏,久之其原名“ 廊房四条胡同”也就在岁月中被大众忘却,乾隆年间刊印的《京师全图》上说:廊房四条胡同改记为“大栅栏”。

  老店林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庚子事变”大栅栏被大火焚烧,局势稳定后又在大栅栏东口和西口建起铁质的大栅栏。大栅栏街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清末民初,老店林立,商贸盛极,内有同仁堂药铺、瑞蚨祥绸布店、东兆魁帽店、张一元茶庄、厚德福饭店、聚庆斋糕铺以及庆乐、三庆、广德、大观楼影剧院。1965年,人民政府正式命名其为大栅栏街,属宣武区。

  名出在商

  大栅栏名出在商上。这是条老街,元代时就汇集了很多商人,非常繁华。清兵入关进北京后,多尔衮下令在内城的汉人一律迁到正阳门(前丽正门)之外的外城,内城不准设会馆、戏楼、妓院,许多店铺被强迫迁到南城。这样店铺、酒楼、茶肆、摊贩小商就在正阳门外聚集在一起,自然而然这里就成了繁华的商业区。这片商区地域最广,正阳门、箭楼之间的瓮城里曾有的荷包巷、帽巷、南河沿、打磨厂、廊坊头条、二条、鲜鱼口、大栅栏等街巷,都是街市摊贩密集区。而大栅栏里和大栅栏周围的不少老字号、老招牌,也历经几十几百年不倒。

  市井传统

  如今,除了暄嚣一切都已改变。大栅栏在清除了封建糟粕后,出现的是一片商业街的景象,除了旧址老房的北京丝绸商店、瑞蚨祥绸布店、内联升鞋店、六必居酱菜园、荣宝斋文房四宝还徐徐透出百年的光泽之外,同仁堂、张一元茶庄、长春堂、月盛斋熟肉店都已经门庭更新了,诸多外来的风味饮食也各据一方,形成了新型的饮食文化特色。在这里你可以买到一些传统古朴的手工艺品,逛一逛别具情趣的百年老店,感受一下北京旧时的市井特色。
  最近,北京市通过了《北京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方案,未来的大栅栏将分四个区域;历史风貌重点保护区、历史风貌控制区、历史风貌延续区和历史风貌协调区。未来大栅栏商业街、珠宝市街、廊房二条将组成步行街,大栅栏商业街、琉璃厂文化街与斜街历史街巷区连成一片,形成集旅游、观赏、购物及美食为一体的文化休闲购物区。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3/1104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