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民院选举4月16日开始长达一个月的马拉松式大选,逾亿选民参加首轮投票。预计执政党国大党和主要对手人民党都无法赢得过半席位,选举可能催生一个脆弱的多党联合政府。
印度是联邦制国家,议会实行两院制,分为联邦院(议会上院)和人民院(议会下院)。因受宗教、等级制度、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印度5年一次的人民院选举冗长,堪称世界规模最大、过程最复杂。人民院共有545个席位,任期5年,其中543席由民选产生,其馀2席由总统任命,赢得人民院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有权组建内阁。
由于选民众多、投票站分散,人民院选举将分5个阶段在全国各选区陆续进行,直到5月中旬结束。第一阶段投票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包括印控克什米尔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反政府武装活动比较频繁,政府加强了安保措施。但大选首日,反政府武装在印度东部和中部地区发动了一系列袭击,造成至少15人死亡。
尽管参选政党众多,多数分析认为,国大党将占据优势,但无法赢得多数席位,因此联合组阁可能性很大。最有机会问鼎总理的人选分别是国大党的现任总理辛格(76岁)以及人民党的阿德瓦尼(81岁),但他们均年事已高。
由于两大政党传统优势不再,加上中小型政党可能瓜分部分议席,令筹组联合政府的谈判变得激烈。被称为“贱民女王”的北方邦首席部长玛亚瓦蒂(53岁),虽然其全国支持率并不足以入主总理府,但她可能带领“第三势力”在未来执政联盟谈判中扮演关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