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女人谈上海男人
日期: 03年07月1期
  与外地女作家往往在作品和生活中表现与男性的冲突不同,上海女作家不仅大多有著和睦稳定的家庭,打量男性的目光也是显得多了几分柔情和平和,她们对北方朋友那种一边高歌阳刚之美、一边大骂上海提篮买菜讨价还价的上海小男人的做法狻不以为然。
  王安忆在一篇散文中写到自己的观点:“以往,我是很崇拜高仓健这样的男性的,高大、坚毅、从来不笑,似乎承担著世界的苦难与责任。可是渐渐的,我对男性的理想越来越平凡了,我希望他能够体谅女人,为女人负担哪怕是洗一个碗的微小的劳动。男人到虎穴龙潭抢救女人的机会似乎很少,生活越来越被渺小的琐事充满……男人的责任如果只是扮成一个雄壮的男子汉,让负重的女人欣赏爱戴,那堋,男人则是正式地堕落了。所以,我对男性影星的迷恋,渐渐地从高仓健身上转移到美国的达斯廷.霍夫曼身上。”
  上海作家蒋丽萍认为,上海丈夫的不潇洒情有可原,在家庭生活中,“上海男人不是不会摆派头,是摆不起,除非你是个体户”。上海这个城市的基础摆在那里,上海男人对於家庭的要求比其他城市的绝对要高一些,自己做不到让妻女出有车居有洋房,便在潜意识里对自己在家庭内部的奉献增高了自我要求,用一本分析上海人性格的书中的说法,就是“海派丈夫自觉或不自觉地多了点温柔体贴,从理性角色转变为情感角色,以维护家庭总体上的阴阳平衡”。上海男人身上这样的理性根源,如果不明明白白地写在书面上,岂是外地男人们所能将心比心,主动理解得了的?
  同样是上海女作家的潘向黎谈到“上海男人”话题时则来得快言快语:
  说到上海男人,就会想到年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总要有一个上海口音的男人出现,既猥琐又娘娘腔,以彻底的牺牲姿态换取大家的一丝笑容。在一些褊狭的人眼中,上海男人似乎是悲剧性的角色。
  太不公平了!天下的男人多啦,哪里的男人都有优点有缺点,凭什堋单和上海男人过不去?也怪,就是没有上海男人出来请他们“吃生活”!
  上海男人就是不生气,好像根本不知道这回事似的。遇到当面的嘲笑,都“ 是可忍孰不可忍”了,他们也多半一笑了之。这不是窝囊,是不计较,因为不值得。这倒可能是一个缺点──太现实,缺乏道义激情。做了无益的事,上海人是不做的。
  就上海男人总体而言,素质、眼界、品位在那里放著,心里蛮笃定的,没必要往胸前贴胸毛充什堋阳刚,一点累不著自己。也许恶毒攻击他们的人更辛苦,因为妒忌,而且要极力否认。
  王安忆和蒋丽萍的观点,正代表了上海知识女性对本地男性品格的认识和倾向;潘向黎则多了几分意气之辞,算是上海女人替自己的男人打了一回抱不平。
  一位在上海求学、就业,然後“就地取材”嫁了上海男人的北方女子,以自己生活中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对上海男人的认识:
  上海男人其实挺冤枉。北方人对总体概念的上海人嫌恶、?夷,但接触到具体的、单个的上海人,往往还是认可甚至欣赏的,那时他们就说:你不像上海人!老天爷!人家明明是上海人,你说他不像上海人,那堋上海人是什堋样的?
  不是英雄史诗年代,男人好不好,无非是在公共场合与在家里看。公共场合中的上海男人,衣饰整洁、举止大方、礼丁得体,绝不让同行女伴难堪。至於常为人抨击的不爱买单,其实也有规则:不轻易买单,也不轻易吃别人喝别人的,通常是轮流买单。不像北方人一坐下就亲如兄弟,一喝酒就不分你我,可等到日後翻脸大骂时,说不定会动拳头。北方人热情豪爽,这不假,但也有负面,比如好拍胸脯乱许诺:咱哥儿们谁跟谁呀?我立马给你把这事办喽!可常常再没了下文。上海男人会说:我替你问问看,不一定行。听上去像婉拒,至少是挺冷淡,结果往往倒是放在心上,说不定还给你办成了。留了馀地的承诺,失望率比较低,斩钉截铁的保证,听的时候比较痛快淋漓,但事後失望也多,难说谁优谁劣。
  至於在家庭里的表现,上海男人很重视、很在乎妻子,并且敢公开宣称她是 导。宠得女人感觉良好,跟著他们住鸽子笼吸汽车废气也没有怨言。说上海男人惧内其实很可笑,一则不全是事实,二则即使是,也是风吹皱一江深水,干卿底事?还是上海男人明事理,远的不笑欧洲男人饿著肚子给情人买玫瑰,近的不管北方大汉气壮山河地打媳妇,各行其是,各得其所,谁也没碍著谁是不是?至於北方男人究竟优越在哪儿,应该由那些和他们朝夕相处的女性们说了算,总拿上海男人作垫背,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这也不应是好汉风度。
  曾以一篇《啊,上海男人》引得上海男人界沸沸扬扬一片骂声的龙应台女士,在那篇文章发表几年之後到上海师范大学做演讲时,解释了自己当时写作的初衷和以後看法的转变:
  我从来没说过“上海小男人”这个词,几年前写的那篇文章本来是想赞美上海男人的。男人能够洗衣服,买带鱼回家,说明他们很自信,不在乎做这些事。但文章发表後,上海的男人都觉得委屈,纷纷抱怨,说自己也是迫不得已做这些事,看来还是小男人。
  有位做“北漂族”的上海女性曾这样评点京沪两地的男性:上海男人是瓷器,北京男人是毛坯,前者失之太细,後者失之太粗。她以为,如果能使二者融合渗透,则顺理成章地孕育出中国女人心目中理想的男人:能做大事而不失於粗疏,有健全的男子气而不失温柔。在目前形势下,大体上可以说:经过北方文化淘洗的南方人,经过南方文化熏陶的北方人,约略近於这种要求。
  或许,这倒是上海男人的理想进化方向?
                       摘自王谦《别拿上海人说事》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3年出版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3/102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