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春节晚会的观念性缺陷
日期: 05年02月3期

   ◆ 司马南

   刚参加了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栏目在黑龙江的录制,讲到黑龙江的龙江菜,嘉宾们各有所好,但却无人提到“东北乱炖”,细细想来,东北乱炖才是黑龙江之特色菜:无所不包,一锅烩了,热气腾腾,适合所有的嘉宾,老少爷们咸宜。
   春节晚会就是一道东北乱炖。阳春白雪派说他俗,骂娘派说他媚,吃不着葡萄派说他酸,我看都无损于他的影响力。丝毫不妨碍天下华人就着饺子喝着小酒津津有味儿地咂摸,或挑剔着欣赏着,或欣赏着挑剔着。
   所有关于春晚的激烈议论,均源自于它的巨大影响力。有人贬论损议,好似搅了些辣椒面胡椒粉进去,愈发有味道了,受众的心理是这样的:非要把新加进的调料味道品出来,一如老赵倪萍没上少了大气,本山受限幽默搞笑未尽极至,某某某抢了同一首歌……
   毫不夸张地说,近25年来,没有任何一项文化活动,其持久的影响力,其深入人心的程度,能与春晚相比。盖因这锅乱炖什么都有,文化历史秀场竞技朝圣图腾选美怀旧,不见严格分门别类,确实做到并蓄兼收,期间尚有自组织性,这正是民俗的本质特质。
   无庸讳言,近年春晚场面越来越大,银子越堆越多,百姓不满好像也越来越多,关于“鸡肋”的说法颇为盛行。
   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拿一个人做比,20年春晚,就象经历20载恋爱与婚姻,头些年(黄一鹤黄金时代)是初恋与新婚,似乎相对容易月圆花好千娇百媚众口砾金;时间既久,新鲜劲儿过去。婚姻要常新,保持生生不息之活力,凡经历过20年以上婚姻的人,恐怕都会生出感叹:不容易啊!
   婚姻的持久与新鲜如何兼顾,这是现代人家庭原程序中固有的悖论,“不好整”(东北大实话),但春晚毕竟与婚姻不同,婚姻中不能轻易换人,晚会换景易人,且在天下华人圈里大选特选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不就“好整”得多了吗?
   遗憾的是,20多年过去了,春晚主创人员,数来数去,就那么一小堆基因表达近乎一致的种群。
   优秀固然优秀,杰出固然杰出,辛苦当然辛苦,无奈,“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这个世界,需要生物多样性。需要交流,需要取长补短,需要找出每一物种的比较优势。否则,生态便有问题。一个叫达尔文的老外,还有一个老外叫华来氏,不约而同地发现一个自然界的根本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我这个每年三十晚上基本上守侯在电视机前的北京市民,大胆地说句不中听的话吧──春晚优点咱看在眼里了,心上喜欢,好话就不多说了,若讲还有什么缺陷的话,也就上边这么一点点──这可能是个根本性,观念性的的缺陷。
   那些对晚会就是放心不下来的同志,我特理解并要善意地提醒一句:小心啊,久之真可能演变成“ 焦虑型人格障碍”。其表现是,本不需要焦虑的事,却生出了无限的焦虑,容易启动错误的心理防御机制。结果,连同焦虑者本人在内,大家都少了些开放盛世应有的欢乐。
   引入有序竞争,未必会导致什么麻烦。整个中国25年改革,连铁打不动的计划经济都转到了主要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结果,中华民族大大的利好。
   春晚照这个模式改一改,有什么不行的呢?
   说下大天来,不就是一台戏嘛!“戏比天大”只是个比方,终究天是天,戏是戏。
   今年不改,明年改不改?
   不改,我们凑和着看;改了,会更好看。
   万一改了还不如现在好看怎么办?
   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用我欣赏的一句话回答,“允许看,但一定要坚决地试”(邓小平语)
   莫小看这一试啊,什么艺术规律,程序正义,有序民主,以人为本,群众观点,历史逻辑,市场法则等等大道理,尽在其中矣。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3/1005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