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在电视上看国民党立委邱毅揭弊揭得起劲,你或许很难想像他还没踏入政坛前,其实是名学者:他拥有台湾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头衔,当过台大教授,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还曾是台湾重要智囊机构中华经济研究院的研究员。
从学者到揭弊立委,角色的转变几成180度的弧形,但在邱毅眼里,两者是有交叉点的,他是把过去熟悉的研究方法用在揭弊上。而相较于经济研究,他其实更喜欢历史研究法。
所谓历史研究法,就是要从断简残篇的蛛丝马迹里,勾绘出完整的事件,再以此作出推论。
邱毅说:“这一套研究方法,我过去就做了很多。我当初进入中经院,在1980年的时候,大陆没有完整的统计,我们也不能读到,那就要事后从蛛丝马迹,要从媒体报道中,堆积出一个完整的story(故事),最后要得出个结论,给政府作为参考。这方面,我是最成功的一个。我只是把这套方法用在揭弊上面。揭弊其实也是一样的,是从很多琐碎的、看起来似乎不相关联的线索,从里面找到了连接性,找到了因果,然后做大胆的假设,接著小心地求证,接著找出其他的资料。”
邱毅认为,要把揭弊工作做好并不容易,必须像他一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以及非常敏锐的、福尔摩斯式的嗅觉。
听来狂傲,但邱毅言谈中不只一次流露出爆棚的自信,还说他10岁那年就已觉得自己是天上星宿下凡,视天下人如草芥。
“我天生的性格是很懒散的,能躺,绝对不坐。能坐,绝对不站。能坐车,绝对不走路。我是一个天性非常非常懒惰的人,而且天性已经狂傲到觉得自己是天上星宿下凡,视天下人如草芥。我10岁时跳级参加12岁、也就是六年级的全国演讲、作文比赛,得到冠军。那时候,媒体访问我,我那时候就说了,我视天下人如草芥。”
“头脑比别人好”
又是立委,又要忙揭弊,哪来这么多时间,难道邱毅有三头六臂?他不假思索答道:“我的头脑比别人好,一般人要用十天做的事,我半天就做完了。”不过,快中可能会出错。虽然SOGO案打开了前第一家庭国务机要费那装满虫子的盒子,媒体报道和舆论也指出,邱毅爆的料,不少是失准的,例如2006年11月9日,他指陈致中在纽约美国银行以个人姓名开户,户头有高达1658万美元。结果,开户时间陈还在台湾,陈致中英文姓名拼错,该账户是开给拉丁裔,地址还是空地。
尽管如此,邱毅对他爆的料还是信心十足,百分百信赖消息来源的权威度,而且别人越质疑,他越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因为他是个“带有强烈精神洁癖的人,必须洗清到毫无瑕疵”。
提供消息者“层级越来越高”
邱毅自豪地说:“一开始给我消息的人,层级不是那么高,但是到了2006年中期的时候,尤其台开弊案发生了以后,差不多六七个月以后,愿意把消息给我的人,层级越来越高,那时候,我的资料来源已经很多了。同一个事件,它会有各种不同的资料进来,我已经有足够的空间做交叉比对,而且后来我的资料多到什么程度?我的对手的所有银行账户,所有信用卡的消费纪录,我都有!”
随著扁案进入司法程序,邱毅神气地说,过去说过他有精神病的人如死对头陈水扁、陈致中、吴景茂都没有好下场。一年后,当扁案一审判决出来之后,扁的故事也差不多写完了,到时他也会淡出政坛。所以,下届立法委员不选了?“这个可能性很高,九成吧。我现在慢慢摆脱政党的束缚,都不参加任何党团的活动。”
邱毅说,自己一直站在执政者的对立面,在李登辉时期,在蒋经国时期,都在黑名单,又和陈水扁成了死对头,现在国民党重新执政,他不希望日后揭弊时有任何的人情包袱。所以,不喜欢邱毅的人,耳根或许还不能清静,因为他只是和立委说再见,没说要摘下“揭弊天王”的头衔。不过,台湾目前的政治已没有过去八年那么激荡,日后揭弊的空间恐怕也会缩小,爆料天王还有戏唱吗?
“台湾是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结构之下,一个扭曲的社会结构之下,过渡期时,出现我这样一号人物。爆料空间缩小也没关系,我不需要这个空间啊,我可以去写小说,中央电视台不是要拍我的连续剧吗?《一个人战斗》?我可以走进我喜欢的艺文世界里头,我可以写小说啊。政治好假,什么都要谈到国家、社会、人民。你看立法院不是每个都很假吗?”国会殿堂在爆料天王的心中犹如一个表演场所,说到最后那句,他嘴角微微扬起,边讲边偷笑。
陈水扁执政八年,邱毅和他对著干,整整四年,几乎占据了扁的一个任期。若从市场定位来看,邱毅其实很成功,几乎垄断了“揭弊”、“爆料”这个市场,其他人都进不去。若干年后,人们或许会不记得邱毅曾是学者,是国民党立委,但一定记得他是那个被一大堆麦克风包围的“揭弊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