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前总统李登辉7月1日率独派人士为“台湾制宪运动”誓师,要推动台湾新宪法。此举形同向已把“制宪”改为“修宪”的陈水扁政府施压。尽管台湾总统陈水扁已把其“催生台湾新宪法”的主张“调整”为不涉及主权的“宪政改造工程”,但前总统李登辉等独派人士依然对制定台湾新宪法不死心。选在7月1日,李登辉率多个独派团体于台北举办“台湾制宪运动誓师大会”,表示要以制宪运动作为台湾人民建立自己国家的重要起步。
李登辉在致词时表示,中华民国在国际社会已经消失了,国际不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以“台湾新宪法”才能符合台湾存在的事实。李登辉等人并在声明中强调,中华民国名称已确定不可在新宪法中继续存在,其关键作为在于必须在宪法中,排除一切与中国混同的国名、领土、人民、主权等国家要素。李登辉也表示,过去他曾提出“特殊国与国的关系”(即“两国论”),就是主张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过去他也曾提“中华民国在台湾”,以取代中华民国,后来他主张以台湾作为国家的名称,未来新宪法应该以此为制定的目标。
李登辉等人7月1日的这项行动,形同对陈水扁政府施压。奉李登辉为精神领袖的台联党也表示,将在年底立法委员选举中以“制宪正名”为主轴,持续推动此议题。对于独派人士的呼声,陈水扁似乎是以迂回方式予以响应。他在总统府接见外国访宾时表示,台湾是一个民主多元的国家,对于宪政改造的各种不同意见,他会尊重内部多元意见,然而,他在520就职演说已为宪政改造做了定调,宪改范围与主权无关,也无涉统独,一切进程照此基调来进行。
李登辉在致词时表示,中华民国在国际社会已经消失了,国际不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以“台湾新宪法”才能符合台湾存在的事实。李登辉等人并在声明中强调,中华民国名称已确定不可在新宪法中继续存在,其关键作为在于必须在宪法中,排除一切与中国混同的国名、领土、人民、主权等国家要素。李登辉也表示,过去他曾提出“特殊国与国的关系”(即“两国论”),就是主张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过去他也曾提“中华民国在台湾”,以取代中华民国,后来他主张以台湾作为国家的名称,未来新宪法应该以此为制定的目标。
李登辉等人7月1日的这项行动,形同对陈水扁政府施压。奉李登辉为精神领袖的台联党也表示,将在年底立法委员选举中以“制宪正名”为主轴,持续推动此议题。对于独派人士的呼声,陈水扁似乎是以迂回方式予以响应。他在总统府接见外国访宾时表示,台湾是一个民主多元的国家,对于宪政改造的各种不同意见,他会尊重内部多元意见,然而,他在520就职演说已为宪政改造做了定调,宪改范围与主权无关,也无涉统独,一切进程照此基调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