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执政的民进党推动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表面上并不违背“四不”(不宣布独立、不更改国号、不推动两国论入宪、不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承诺,但实际上就是“走后门”、“制造麻烦”,其结果不但不会改变美国既定的“一个中国”政策,却将限缩台湾新总统的两岸政策空间。
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12月11日在结束台湾的访问行程前,接受媒体访问,继续维持美国反对“入联公投”的一贯立场,强烈表达美国对“入联公投”的关切。然而他也承认,尽管美方多次表明反对立场,但公投内容应不会变动,不管是“入联”或“返联”,两者都将持续进行。
薄瑞光在台湾短暂访问4天,期间与总统陈水扁、外交部长黄志芳、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谢长廷及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马英九等台湾政治人物会面。他的说法间接印证外界先前的解读:美国并不打算接受陈水扁政府对“入联公投”的解释,而且已经开始公开前瞻“后扁政府”时期的两岸关系。
薄瑞光指出,台湾政府高层不管对内还是对外,在阐述入联公投的含义上,付出相当昂贵的沟通代价,他形容“入联公投”的设计“确实聪明”,但美国却认为这项公投是以“走后门”的方式,违背“四不”承诺。
站在美国的立场,陈水扁宣称“入联公投”就是“拒绝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这番论述其实已超越“入联公投”本身的内容。薄瑞光表示,陈水扁向他提到,一旦通过“入联公投”,美国将了解维持所谓“一中政策”是错误的,不过“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他向受邀的几家平面媒体透露,与陈水扁对话的重点可归纳为“确保台湾新总统有机会处理两岸关系”;“确保新总统应能自己作主,不应被束缚”、“确信政权可以和平转移”,及“美国要求北京在这段台湾大选期间应冷静自制,等待新领导人产生”。
薄瑞光直指,“入联公投”就是在制造麻烦”,美国反对主要是因为这项公投将形成对新总统的限制,尤其是如果通过将对新总统造成更困难的情况。此外,“入联公投”将影响两岸互动的气氛,也会影响亚太区域的情势。
对于外界流传美国和大陆正在共管或合作处理台湾问题,薄瑞光澄清虽然两岸向来都会从各自有利的角度诠释美国的政策,但美国是在国家安全政策下,衡量自身的利益而作出决策。
陈水扁政府义无反顾推动“入联公投”,一旦当选却必须独自继承台美关系受创及两岸关系低荡双重包袱的谢长廷,11日似乎也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消毒,尽力化解美国的疑虑并让公投单纯化。他强调,当选总统将改善台美关系,努力恢复双边互信,而台湾不需要实施独立公投。他说:“都要选总统了,台湾怎么不是独立的国家?如果独立公投没有过关,不就显示台湾没有独立,那与台湾拥有独立的主权是相互矛盾的。”
有媒体评论,美国指派美国在台协会(AIT)理事主席薄瑞光专程来台会晤陈水扁,很清楚地表明,华府已经不再寄望于扁,也要扁不要再主导两岸事务,不给扁一丝一毫的颜面。陈水扁会让情势发展到这么不堪的地步,一来是他以拥抱深绿,挑动仇恨,巩固贪腐权位的做法,已影响到亚太区域稳定;二则是他言而无信,美国不愿再跟他打交道。
薄瑞光这次来台,一举一动,形同是来对扁下达最后通牒。华府由薄瑞光扮演这个角色,有其相当大的意义,2000年扁当选时,薄瑞光正是AIT台北办事处处长,扁的“四不”承诺,就是薄瑞光在台北、华府居间穿梭,一个字、一个字协调出来的。扁后来对薄瑞光协助他稳定政权,取得美国的信任,一直怀抱感谢,未料,华府派来对扁做最后警告的特使,也是薄瑞光。
美国对于陈水扁何以在下台前夕,还要如此拥抱深绿,主导民进党选战主轴,再清楚不过,也了解要陈水扁妥协的机会不大。薄瑞光一席寄望台湾新领导人的说法,不但是讲给扁听,让他清楚知道美国已经将他边缘化,更在讲给谢长廷、民进党听,要谢不必害怕与扁切割,鼓励民进党走自己的路,出手之狠,为扁政府7年来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