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长选举官司落幕,陈菊获得“当选有效”的翻盘裁决,守住市长职务,南台湾选举官司在蓝绿缠斗一年后,绿色执政终于抵定。
陈菊官司结果牵动来年立委、总统选情,蓝绿人马日前各有期待推演可能的补选布局,基层传出的小道消息浮动民心。在宣判揭晓前,双方支持者大规模集结法院外围,等待是情绪数度高亢。警方安排警力保护二审的3位法官,并增调1000多名警力严阵以待,所幸最后判决维持选后现状,蓝绿对峙压力顿时获得缓冲,结果也对高雄市政运作及选战情势产生最小变动。
一审被判当选无效的陈菊,若维持原判,必须面临丧失重选资格的结果,绿营必须再推他人角逐补选,当天二审彻底翻盘,陈菊的市长资格获得法定确定,高雄市选举委员会也免去补选责任。
今年6月,一审合议庭认定,陈菊阵营在选举禁止期间向黄俊英采取重大突袭性的负面竞选手段,直指对方贿选,令对手无法提出充分澄清的不公平对待,虽然此为陈菊团队所为,无论是否同谋,陈菊均应负起责任,因此被判“当选无效”。
但二审法官裁决指出,陈菊阵营召开记者会直指对手贿选,在道德上有问题,可以认定妨害名誉,但不符合违反选罢法中所指,以“强暴胁迫”的方式妨碍行使投票权,因此改判陈菊“当选有效”。
此外,二审法官接受“选举有效”的一审原判,理由援用“选票勘验结果确定重大瑕疵票数不足以影响选举结果”。合议庭把球抛回给立法院、高调呼吁:如果社会认定走路工记者会影响选举,为端正选风,应透过立法明确规范。
高雄市长选战,陈菊以1114票险胜对手黄俊英,由于废票数6622张超过两人差距,加上选前法定限制竞选时间,陈菊阵营以“抓到黄俊英贿选”为名召开记者会,透过亲绿媒体广为播送,遭到黄俊英严重质疑其为意图使候选人不当选,因此提出选举无效及当选无效官司,要求全面验票。
二审判决大逆转,高雄大学政治法律系副教授廖义铭指出,“这类政治案件判决,法官必然也是政治性的裁决”,这是基于法官意识到判决结果若造成社会动荡对立,并非其所乐见,所以才有维持现状(陈菊续任)的结论。
审判维持陈上黄下,使得蓝绿激烈对峙不致提早引爆,亦未让蓝营获得败诉反作用力的有利因素,廖义铭表示,高雄选民普遍认为,黄俊英保守、软弱、缺乏开阖魄力的个人特质与同党总统参选人马英九相似,与民众迫切开创经济复苏的市长期待人选长期有落差,这包含蓝营推出正副元首参选搭档,同样不符合民众期望,因此即使黄俊英败诉,不仅“对马英九的选情没有任何帮助、也不会带来正面或负面的牵动”,关键在于参选人的个人因素。谢长廷8年的高雄市长耕耘成果,自有一套选举声望及政治资源的维持系统,即便陈菊败诉与否,亦不会带来多大的加分效应。
连日来透露做好最坏打算的陈菊,获知宣判后表示,肯定判决彰显人民对选举结果跟制度确定的信任。特别南下关注发展的总统陈水扁简短表示,真心期盼所有纷争能到此结束,因为接下来有两大选举,不要让台湾乱下去。
黄俊英在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及马英九的陪同下,遗憾地向支持者表示,二审宣判根本是政治黑手插手司法的结果。马英九沉痛指出,从判决书中可看出法官没有勇气与担当,向选举作弊城市做出认定,反而让投机取巧者得逞,“为何不能以宏观思维做出决定”?他要求选民用选票制裁使用作弊的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