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安生宣布参加立法会补选后的第二天,香港《文汇报》相关系列报道标题:“矫揉一轮终出台/称与反对派理念一致/陈太参选/只讲民主不理民生”“口快泄‘秘密’/未忘特首宝座”“称与中央沟通/又指‘中央惊(怕)我’”。
不过,看过记者会的人形容,单是陈方安生的临场表现,已再次证明她的天后级地位:单枪匹马面对百名记者摄记指挥若定,毫无惧色,对答如流,用词精确得体,中英文俱佳。唯一出的岔子,就是开场白的口误:“今日我宣布参加行政(长官?)……立法会港岛区补选”,结果给人笑为“弗洛伊德式失言”,暴露了天后念兹在兹的是什么。
但陈方安生的困境,早在香港回归前已然注定。当年,身为18万公务员之首的陈方安生,选择了维护建制、行政队伍的完整、一致,坚决为港英所有的政治决定护航,曾被亲北京阵营批评“破坏公务员行政中立原则”,但回头看看,任何人坐到那个位子上,会有其他选择吗?陈方安生更致命的弱点,恐怕还是她自己。她的直言作风、刚毅性格,和那种懂得怎么把众目焦点集中到自己身上的政治魅力,都与“二把手”这个位置格格不入,被批为“不甘寂寞”。
回归前一年,陈方安生曾说过一番话,后来也被不少人视为“弗洛伊德式失言”——她说,希望中国多年以后会实行“一国一制”,而“一制”即香港的这“一制”。这番话被严厉批评为“缺乏政治智慧”,一名北京驻港高官私下怒斥:这是典型的“和平演变”思维!
对于香港的政制改革、民主化进程,北京最在意的,就是确保香港人不会选出中国大陆无法接受、无法驾驭的特首。有人说,陈方安生的历史使命,其实是以自己的雄厚行政经验与资历,整合泛民主势力,改变民主派给选民的“只会反对,不能执政”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