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所大学的学生11月13日扬言下星期罢课一天,抗议政府为了减少财政赤字而坚持削减教育开支。这对已经处于弱势、几乎事事皆受民间挑战的港府,无异是雪上加霜。
港府日前宣布将削减教育开支,其中大学拨款最多可能减少30%,引起八所大学校长反对。10月26日,教育统筹局长李国章透露,他与8所大学校长会面时提及从2005年至2008年削减大学资源,幅度从最低的10%到最高的30%都有可能。消息传出后,近1000名教育界人士到政府总部集会,反对港府削减教育资源。理工大学学生会也首先表态将发动罢课,并且获得城市大学学生会的响应。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两校学生会先后号召学生罢课,浸会大学和科技大学学生会也表示加入,使大学生和港府对峙局面升级。
罢课行动升级,惊动了远在欧洲访问的行政长官董建华,他马上发言安抚学生。董建华在回答香港媒体询问时重申“教育的开支是投资”,港府非常重视下一代的教育,但“要确保资源能够用得恰到好处”,避免浪费资源。他还表示,在港府财政赤字严重的时候,每一位香港人都要为削减财赤尽一分力,他相信香港的教育素质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并呼吁各界冷静地处理这个问题。
财政司长唐英年12日在城市大学承诺,未来5年教育资源的削减幅度会少于11%,而2004/2005财政年度的拨款与2003/2004年度相同。教育资源如何分配,则完全由教育统筹局长李国章决定。唐英年会见8所大学学生会代表,向他们形容港府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单教育需要投资,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基础建设和工商科技都需要政府拨款投资,希望教育界与港府“共同努力”。学生会代表不满意唐英年的回答,要求唐协助促成李国章与他们直接对话。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两校学生会已经决定,在18日和19日先后进行罢课抗议。浸会大学和科技大学两校学生则将稍后决定罢课日期。
港府目前面对超过700亿港元的财政赤字,唐英年接任财政司长后表示,寻求在2008/2009年度财政收支取得平衡,要求各部门在未来5年削减11%公共开支。教育开支一直在港府开支中占最大比重,过去7年增幅连续增加了61%,由1996/1997年度的379亿港元增至2003/2004年度的610亿港元(占政府开支的23%)。
8所大学校长已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如果教育投资减少,香港将永远不可能成为国际都会,因为人才是香港最重要的财产。声明又指,港府大幅度削减对大学拨款,将严重影响大学的教学及研究素质。他们批评港府,将大学作为主要节省开支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政治权宜之计。
港府日前宣布将削减教育开支,其中大学拨款最多可能减少30%,引起八所大学校长反对。10月26日,教育统筹局长李国章透露,他与8所大学校长会面时提及从2005年至2008年削减大学资源,幅度从最低的10%到最高的30%都有可能。消息传出后,近1000名教育界人士到政府总部集会,反对港府削减教育资源。理工大学学生会也首先表态将发动罢课,并且获得城市大学学生会的响应。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两校学生会先后号召学生罢课,浸会大学和科技大学学生会也表示加入,使大学生和港府对峙局面升级。
罢课行动升级,惊动了远在欧洲访问的行政长官董建华,他马上发言安抚学生。董建华在回答香港媒体询问时重申“教育的开支是投资”,港府非常重视下一代的教育,但“要确保资源能够用得恰到好处”,避免浪费资源。他还表示,在港府财政赤字严重的时候,每一位香港人都要为削减财赤尽一分力,他相信香港的教育素质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并呼吁各界冷静地处理这个问题。
财政司长唐英年12日在城市大学承诺,未来5年教育资源的削减幅度会少于11%,而2004/2005财政年度的拨款与2003/2004年度相同。教育资源如何分配,则完全由教育统筹局长李国章决定。唐英年会见8所大学学生会代表,向他们形容港府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单教育需要投资,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基础建设和工商科技都需要政府拨款投资,希望教育界与港府“共同努力”。学生会代表不满意唐英年的回答,要求唐协助促成李国章与他们直接对话。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两校学生会已经决定,在18日和19日先后进行罢课抗议。浸会大学和科技大学两校学生则将稍后决定罢课日期。
港府目前面对超过700亿港元的财政赤字,唐英年接任财政司长后表示,寻求在2008/2009年度财政收支取得平衡,要求各部门在未来5年削减11%公共开支。教育开支一直在港府开支中占最大比重,过去7年增幅连续增加了61%,由1996/1997年度的379亿港元增至2003/2004年度的610亿港元(占政府开支的23%)。
8所大学校长已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如果教育投资减少,香港将永远不可能成为国际都会,因为人才是香港最重要的财产。声明又指,港府大幅度削减对大学拨款,将严重影响大学的教学及研究素质。他们批评港府,将大学作为主要节省开支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政治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