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有北京 导人公开评论两个月前的“七一”大游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9月10日在北京接见港进联访京团,他在开场白中大谈香港问题约10分钟,形容“七一”大游行是“坏事”,“但也可以变成好事”。他重申,中央现在对香港的关心程度,恐怕是回归6年以来没有过的。
徐匡迪9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接见三十多名港进联代表。他说:“中央 导,不管是党中央,还是国务院系统的,对香港问题都高度重视,这次‘七一’游行,我觉得是坏事,但是也可以变成好事,就把很多矛盾、很多问题暴露了,大家共同研究、解决、重视。我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这 要时间、团结。只要有这两个前提,都可以解决。”徐匡迪承认,特区政府在过去某些问题上可能有不恰当地方,却没有明言哪些地方不当。他说,香港的“一国两制”是史无前例,既然是新的东西,就会有摸索的过程。就如国家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也有一个摸索过程,当中可能有一些曲折或困难。而特区政府过去确实也没有行政方面的经验,难免会在某些问题上出现不是很恰当的地方,他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他强调说,现在中央的 导,不管是党中央或国务院系统的,都高度重视香港问题,“大家对香港问题的关注,对解决香港问题的决心程度,恐怕是回归以来没有过的”。
发起“七一”游行的职工盟立法会议员李卓人认为,中央对香港经济上的关心本来是“好事”,但他提醒中央,绝不可把这些关心变成政策上的干预,否则便成了“坏事”。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马力认为中央正在慢慢调整、更多地参与香港经济上的政策。至於徐匡迪的“坏事”论,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强认为,按他理解,中央认为游行中只有极少数反中乱港的人,而大批市民被误导,当然是“坏事”,不过怨气、矛盾爆发出来後,则可变好事。
但熟悉北京的人士认为,虽然政治气氛宽松,但民主派要和北京官方接触仍然困难重重,反而民间交流会容易打开局面。不少人认为徐匡迪的言论可能只是门面话,但与北京一直保持关系的民主派人士认为,中央 导人面对香港传媒时,肯定明白所说的每句话都会被解读为中央的意思,所以他认为徐匡迪的说话,反映北京对民主派态度有松动。
据传,曾任上海市长、现任中国大陆政协副主席的徐匡迪,近期频频接见香港访京团体,并多次发表对香港事务的看法,港媒《成报》推测此举显示,徐匡迪有可能取代廖晖出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
徐匡迪9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接见三十多名港进联代表。他说:“中央 导,不管是党中央,还是国务院系统的,对香港问题都高度重视,这次‘七一’游行,我觉得是坏事,但是也可以变成好事,就把很多矛盾、很多问题暴露了,大家共同研究、解决、重视。我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这 要时间、团结。只要有这两个前提,都可以解决。”徐匡迪承认,特区政府在过去某些问题上可能有不恰当地方,却没有明言哪些地方不当。他说,香港的“一国两制”是史无前例,既然是新的东西,就会有摸索的过程。就如国家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也有一个摸索过程,当中可能有一些曲折或困难。而特区政府过去确实也没有行政方面的经验,难免会在某些问题上出现不是很恰当的地方,他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他强调说,现在中央的 导,不管是党中央或国务院系统的,都高度重视香港问题,“大家对香港问题的关注,对解决香港问题的决心程度,恐怕是回归以来没有过的”。
发起“七一”游行的职工盟立法会议员李卓人认为,中央对香港经济上的关心本来是“好事”,但他提醒中央,绝不可把这些关心变成政策上的干预,否则便成了“坏事”。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马力认为中央正在慢慢调整、更多地参与香港经济上的政策。至於徐匡迪的“坏事”论,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强认为,按他理解,中央认为游行中只有极少数反中乱港的人,而大批市民被误导,当然是“坏事”,不过怨气、矛盾爆发出来後,则可变好事。
但熟悉北京的人士认为,虽然政治气氛宽松,但民主派要和北京官方接触仍然困难重重,反而民间交流会容易打开局面。不少人认为徐匡迪的言论可能只是门面话,但与北京一直保持关系的民主派人士认为,中央 导人面对香港传媒时,肯定明白所说的每句话都会被解读为中央的意思,所以他认为徐匡迪的说话,反映北京对民主派态度有松动。
据传,曾任上海市长、现任中国大陆政协副主席的徐匡迪,近期频频接见香港访京团体,并多次发表对香港事务的看法,港媒《成报》推测此举显示,徐匡迪有可能取代廖晖出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