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乱象充斥,台湾知识界终于发出怒吼。20年前以《野火集》燃烧台湾思潮的文化人龙应台,20年后的今天要再点燃另一把野火,同乱象抗衡。这回,她选择以成立“文化基金会”的方式,结集台湾文化知识分子的力量,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
“龙应台文化基金会”,核心成员包括:评论家南方朔、作家杨泽、出版家王荣文、语言学家曾志朗、法律学者刘宗德、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刘炯朗、亚都饭店总裁严长寿,以及中山大学前校长刘维基。基金会不收政府半分资源,经费全须自行筹募。它将带头为台湾年轻人构建国际思考平台,协助年轻一代冲破统独蓝绿的思想桎梏,培养环球视野和世界认知,把台湾从自我封闭的困境引回国际大格局。
龙应台指出,“成立基金会由小做起,目标却很明确:将媒体的眼光从政治人物上抽离出来,放到年轻人身上。透过思想论坛培养年轻人的国际观和全球视野,我们的下一代需要更深厚的思想底蕴、去迎接21世纪环球化的冲击。”文化基金会把目标锁定年轻人,鼓励年轻人“拿出勇气拒绝接受这个社会把所有舞台、所有的聚光灯都给了政治”。企业家严长寿指出,“只要把政治炒作的精力引导回来,在原有的基础上去深化宗教思想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台湾终是能找对方向。”
基金会已定在8月15日配合二战结束纪念日举行第一项国际论坛:“太平洋战争六十周年反思─我们如何面对历史?”。邀请中、日、韩、台、德、俄等地学者提供不同观点,要超越抗日、中日的单一角度和议题,从多方角度为太平洋战争进行更全面的历史反思。
“龙应台文化基金会”,核心成员包括:评论家南方朔、作家杨泽、出版家王荣文、语言学家曾志朗、法律学者刘宗德、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刘炯朗、亚都饭店总裁严长寿,以及中山大学前校长刘维基。基金会不收政府半分资源,经费全须自行筹募。它将带头为台湾年轻人构建国际思考平台,协助年轻一代冲破统独蓝绿的思想桎梏,培养环球视野和世界认知,把台湾从自我封闭的困境引回国际大格局。
龙应台指出,“成立基金会由小做起,目标却很明确:将媒体的眼光从政治人物上抽离出来,放到年轻人身上。透过思想论坛培养年轻人的国际观和全球视野,我们的下一代需要更深厚的思想底蕴、去迎接21世纪环球化的冲击。”文化基金会把目标锁定年轻人,鼓励年轻人“拿出勇气拒绝接受这个社会把所有舞台、所有的聚光灯都给了政治”。企业家严长寿指出,“只要把政治炒作的精力引导回来,在原有的基础上去深化宗教思想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台湾终是能找对方向。”
基金会已定在8月15日配合二战结束纪念日举行第一项国际论坛:“太平洋战争六十周年反思─我们如何面对历史?”。邀请中、日、韩、台、德、俄等地学者提供不同观点,要超越抗日、中日的单一角度和议题,从多方角度为太平洋战争进行更全面的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