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省3月17日开始对将于3月底定稿的装备采购改革报告进行最终调整。报告将坚持禁止出口武器及武器技术的“武器出口三原则”,同时提出在战斗机等昂贵装备领域“如果进行国际共同开发时的课题”。
防卫省可能希望通过国际开发以降低采购成本,并扶植国内的军事产业。由于报告存在主张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之嫌,可能将招致批判。
报告将介绍欧洲多国积极共同研发战斗机等昂贵装备的情况,指出其背景在于冷战后各国削减了采购费用,进行了军事产业的国际重组。报告将不涉及日本是否应推进国际共同开发,但将指出“武器出口三原则”将成为共同研发的障碍。
前防卫省事务次官守屋武昌受贿案曝光后,防卫政务官寺田稔领导的采购改革项目组从事了报告的撰写工作。报告提出的装备采购监查强化措施包括:在明年4月于防卫省内成立统筹进口采购的部门;采购时不经过商社,与制造商直接签约;将驻美国的进口采购专员从3人增至10人;启用外部的会计师及退职的商社人士等。报告将提交防卫相石破茂、执政党以及首相官邸的防卫省改革会议研究。
武器出口三原则
1967年,日本的佐藤荣作内阁提出了武器出口三原则:(1)不向共产主义国家出口;(2)不向被联合国决议禁止的国家出口;(3)不向冲突当事国出口。1976年,三木武夫内阁的政府统一见解表示,向其他国家出口武器时也将“谨慎行事”,事实上全面禁止了武器的出口。1983年,日本政府决定只把对美国的武器技术出口作例外处理。2004年,日本政府决定把与美国共同开发生产导弹防御系统作为例外,关于为支援反恐和反海盗而出口武器的问题也将“根据个案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开启了武器出口的门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