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地方法院8月6日下午就日本首例有陪审员参与判案的刑事案件下达判决,审判长秋叶康弘判处被控杀人的72岁被告藤井胜吉15年徒刑。此案的审判工作持续了三天,当天上午审判员们和法官就判决进行了最后的闭门合议。藤井被控杀害一名女性,检方要求判其16年徒刑。
日本开始实施由有权参加选举的民众参与重大刑事案件一审的陪审员制度。在首次审理之前,6名审判员和以防疾病等突发缺席情况而预备的3名候补审判员共9人的选拔手续8月3日上午9点10分许开始办理,此次选拔采用非公开形式,10点半以后通过抽签选出。
收到东京地方法院发出“陪审员等选拔任命手续日期通知(邀请函)”的候选人共有73名。其中,以有重要的工作等为由退出的有18人,邀请函未送到本人手中的有6人。另有2人因故缺席,因此实际出席的人数为47人。
18人中的退出理由中最多的是“另有重要工作”和“会对身体、精神及经济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分别为7人。候选人中,一名25岁公司女职员表示,“作出的决断可能关乎他人的人生,因此想认真做好。”还有1名63岁退休公务员男性则表示,“我没有优秀到可以审判他人,不愿入选。”
民间团体游行反对
8月3日是日本陪审员制度启用后审判员参与法庭审判工作的第一天,由反对陪审员制度的律师、文化人士等组成的团体“不需要陪审员制度!大运动”成员在东京地方法院前示威,强调“大多数的国民并未同意(该制度)。这是个荒唐的制度”,并向周围的路人散发了传单。
此后,该团体在东京地方法院毗邻的律师会馆召开了记者会。活动发起人、律师高山俊吉主张:“国民绝对不会接受陪审员制度。(这样的制度)应该尽快废除。”自由撰稿人斋藤贵男也提出质疑,“这样一来可能会演变成司法领域内市民全体出动的私刑。”
无业老人井上实(67岁)的名字被登记在千叶地方法院陪审员候选人名单上。井上实也出席了记者会说:“无法审判他人。我将会开展活动直到这个制度废除为止。”下午,约300人齐声反复喊口号在东京地方法院附近进行了游行。
首相麻生太郎今年5月21日就实行审判员制度一事发表谈话称:“期待审判能反映国民的视点和感觉,做到迅速且易懂。希望理解该制度的意义并给予配合。”
麻生就审判员制度的意义强调:“这为我国的司法史增添了新的一页,将有助于实现‘贴近国民、迅速、可靠的司法’。”
日本的陪审员制度
日本的陪审员制度规定,由从选民中随机选出的6名审判员和3名法官进行审理,对刑事案件作出有罪或无罪的裁定,若有罪则量刑定刑。该制度将在日本全国共60个地方法院(包括支部)实施,对象为杀人、抢劫致人受伤、危险驾驶致人死亡等重大案件,预计每年审理约3千起案件。每个地方法院都将以抽签方式从选举人名单中抽出陪审员候选人并做成名单,名单中的候选人每年11~12月将接到通知。若有相关案件被起诉,将从名单中以抽签方式选出50~100人赴地方法院待命。预计全国平均约4千人中将产生一名陪审员。陪审员每天最多可获得1万日元的报酬,并承担保密等义务。
八成原法官称误判难免
东京一家组织以106名原法官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显示,82%的人回答“刑事案件判决时误判无法避免”。由于认为“过多的法官在判决时偏向检察官”,许多法官提出了要求审讯实况公开化的意见。同时,针对新引进的审判员制度提出反对意见的人数占到61%。另外,其中21人曾经做出过死刑判决,对死刑制度持赞成和反对意见的人不相上下。
实施该调查的组织名为“要求批准废除死刑国际条约论坛90”。
就误判问题,87人回答“无法避免”,而认为“可以避免”的仅12人。7人不作回答。当被问及避免误判的对策时,除了审讯实况公开化、“必须批判性地看待检方的调查等”等意见外,也有人提出应该提高法官和检察官的素质。
针对5月起实施的审判员制度,32人表示赞成,65人反对,9人不作回答。大多数人认为“业余人士做不来”而应该交由“专业人士”来进行判决,然而也有持赞成意见者表示“当上律师后才知道刑事案件判决如此糟糕”。
另一方面,赞成死刑制度者为53人,理由有“虽然极力想要避免,但国民这么要求”等。而以可能造成误判等理由提出反对意见者为48人。4人不作回答,1人表示“感到犹豫”。
“论坛90”的律师安田好弘指出:“多数担任过司法职责的人称‘误判不可避免’,对待死刑的态度也是赞成和反对意见基本持平。由此可见,有必要从根本上重新审视司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