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唐家璇在日中友好七团体欢迎招待会上致辞
日期: 2010/03/19 15:27
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到场的很多人都是我的老朋友。见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既亲切,又令人感慨。我要感谢日中友好七团体邀请我再次访问日本,感谢日中友好七团体为我举办如此盛大的欢迎招待会,使我能够与新老朋友们欢聚一堂,畅叙友情,共商中日民间友好大计。

朋友们,在我多年的外交生涯中,日本是与我渊源最深的国家。回顾自己亲身经历的战后中日关系发展历程,我深切体会到,两国关系能有今天的发展成果和良好局面,离不开两国老一辈政治家的战略决断,更离不开友好团体和各界有识之士的辛勤努力。我坚信,民间友好始终是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支柱。长期以来,日中友好七团体秉持中日友好信念,始终站在最前沿,冲在第一线,奔走呼号,勤奋工作,为两国关系的恢复、改善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日中友好协会、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日中友好议员联盟等友好团体就突破重重障碍,开辟民间交往渠道,发挥以民促官作用,充当了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拓荒者。中日政治关系前几年面临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严重的困难时,日中友好七团体又再次挺身而出,高举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旗帜,为打破僵局、推动两国关系转圜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

抚今追昔,我们不会忘记田中角荣、大平正芳、高崎达之助、松村谦三、宇都宫德马、伊东正义等老一代政治家在中日关系上的历史性贡献,不会忘记土光敏夫、稻山嘉宽、冈崎嘉平太等经济界前辈推进中日经贸合作的开创性业绩,不会忘记中岛健藏、井上靖、平山郁夫、清水正夫等文化界泰斗为加强两国人文交流建立的卓著功勋。借此机会,我谨向战后几十年来所有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的日本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朋友们,在两国政府和各界人士不懈努力下,中日邦交正常化38年来,两国关系虽历经风雨曲折,但总体上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记得邦交正常化那一年,中日间的贸易额仅为10亿美元,人员往来也就1万人。而到2009年,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了2288亿美元,人员往来突破了550万。也就是说,每天都有1万5千人来往于中日之间。这在当年是不可想象的。

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洗礼后,中日两国经济相互需求更大,相互依存更深。中国的发展带动了日本的发展,日本的发展又改善了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中日两国应该相互取长补短,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并为推进亚洲区域合作多做贡献。

中日政治关系近年来也得到显著提升,政治互信得到明显改善。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及胡锦涛主席2008年访日时双方签署的第四个政治文件。文件规定,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相互支持对方的和平发展。这是中日双方共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断,标志着中日关系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代。

去年9月,日本政权更替,鸠山内阁上台执政。我注意到,鸠山首相倡导友爱外交理念,主张国家间要超越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分歧,相互尊重包容,实现“共生”。鸠山首相还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认为日中韩应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核心。我认为,鸠山内阁的上述政策体现了对亚洲和中日关系的重视,有利于日本发展同亚洲邻国的关系,有利于日本在本地区发挥更大作用。这些政策适应了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和亚洲一体化的大趋势,是富有远见的。

朋友们,

本世纪已经进入第二个十年,展望未来,中日关系充满希望,充满机遇,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在新形势下,两国友好团体肩负着更为光荣的使命。中日友好协会愿与日中友好七团体一道,继承传统,发挥优势,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我们要积极创新交流形式,丰富交流内涵,在增进政治互信、改善国民感情上多做实事。我们要根据两国各自的发展需要,着眼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发展潮流,重点推进可持续发展合作,进一步增强两国之间的利益纽带。作为两国友好团体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还要增强紧迫意识,大力培养中日友好的接班人,不断壮大中日友好队伍。

各位朋友,

邓小平先生曾经说过,中日友好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让两国各界友好人士携起手来,向着中日世代友好的大目标,做出新的更大努力。

谢谢大家!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12026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