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日争夺制空制海权暗流汹涌
日期: 2009/12/07 13:48
本报讯(记者 张石)最近,中日军事交流显得十分火热,11月27日晚间,正在日本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与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举行会谈并达成9点共识。2010年不仅日本防卫大臣与陆上自卫队参谋长、海上自卫队训练舰将分别对中国进行访问,两国还有望举行首次海上联合搜救训练。 但是在此背后,中日军方在争夺制空权方面的较量从来没有停止,中日间达到军事互信仍然需要走一段漫长的路程。


首先,中国和朝鲜的军事往来,使日本方面十分注意。2008年4月,日本复数媒体转引朝鲜中央通讯社的新闻说:朝鲜人民军的李炳铁空军司令(上将)2008年4月22日访问中国,在北
京与国防部长梁光烈举行会谈。

据说李炳铁向中国方面传达了购买中国的新型战斗机“歼-10”的意向。这引起了日本方面的极大关注,媒体指出: “歼-10”的性能可以匹敌美军的F16战斗机,如果朝鲜拥“歼-10”,将对东北亚的军事平衡产生深刻的影响。

日本最近出版的报纸提及梁光烈22日开始对朝鲜进行访问一事,称“他在与朝方的会谈中,将协商朝中边境地带的警备问题和中国国产新型轻战斗机JF17的出口问题等”。文章称中国将向朝鲜出口其量身打造的枭龙战机,这肯定会大幅增加朝鲜空军的实力。


最近,日本防卫省正在进行协调,计划选定F-35战斗机作为航空自卫队新一代主力战斗机机型。

报道称,因为中国的航空战力已经开始进入到太平洋海域,在东北亚处于优势地位,日方出于安保方面的担忧才作此决定。

中国开发出能和美国F-16性能匹敌的歼-10和空中预警机等,充实了空军装备。日本防卫省相关人士强调“必须具备不易被雷达捕捉到的隐形性能”。


由于日本航空自卫队现有战斗机老化,在未来10年里,其许多战斗机需要更换。目前,西方国家共有五种战斗机争夺日本未来战斗机的市场,包括美国的F-35、F-15、F-18,欧洲四国联合研制的“台风”和法国的“阵风”。
  
在这五大战斗机中,F-35是惟一三军通用的隐形战斗机。F-18属于航母战斗机,没有航母的日本难以使用。“台风”和“阵风”虽然进行了隐形设计,但整体隐形性能无法与F-35相比。

日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F-35战斗机作为航空自卫队新一代主力战斗机机型,正是针对中国的新型战机“歼-10”。据说在白宫国防会议上,一名专家就中国最新歼-10B隐身技术验证进行了汇报。中国歼-10B隐身技术之先进,令美国军方不敢相信的是,某些隐身技术竟连美国到目前为止还未掌握住。


歼-10隐身技术验证机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研制。主要验证了座舱隐身技术、雷达罩隐身技术和进气道隐身技术。

面对中国歼-10隐身技术的曝光,日本最后下决心购买40架由美国洛克西德-马丁公司研制的F-35联合攻击战斗机,这是一种单发动机、单座的轻型战斗机,具有较好的空战与对地攻击能力,并且具有隐形功能、超音速巡航、超音速机动、超视距攻击、短距起降与简易有效的外场维护性能,是美国空军第四代先进战斗机。

近年来,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战略重点已经从北部转向西南部,以牵制中国。2007年10月,日本防卫省曾宣布,2009年3月底前,将在离中国台海很近的冲绳部署大约20架F-15战斗机。一旦日本航空自卫队将来购买F-35,冲绳基地很可能成为一大选择。

另外,中国航空母舰呼之欲出,对日本刺激很大。日本许多军事专家认为:中国一旦有了航空母舰,日本也一定要有航空母舰。资料显示,日本海军在核动力潜艇、常规潜艇、舰射导弹等方面已落后于中国,中国目前已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濒海战斗舰队,其中双体022导弹隐身快艇部署数量已超过40艘,法国《科技时代》报道:中国目前最新的海军核潜艇计划,已经完善。这是关系到几乎整个亚洲以及世界的海域的安全。中国最新核子潜艇就是日本不敢面对的噩梦。

如果中国再组建航母舰队,无异于将中国的陆上机场向东海和西太平洋东移,或者往中国南海南移,中国海军的打击力量将向东压制,战略空间向东拓展,这等于日本的战略空间被压缩。在中国的航母舰队面前,日本和第一岛链对于中国的海上封锁将成为一句废话。


日本购买F-35,也是为将来航母建军作准备。近日,美国“闪电Ⅱ”的海军航母舰载型F-35C正式下线,加上此前下线的专为空军使用的传统起降型F-35A,和短距起飞、垂直降

落供海军陆战队使用的F-35B,F-35战斗机家族已经到齐。日本防卫省也认为F-35机是日本未来建造真正航母时合适的舰载机。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11621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