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乘车从上海南浦或卢浦大桥往返浦东,不难发现两桥间有座“斗拱”建筑已拔地而起。这座由多个梁柱搭建而成的建筑,就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核心展馆之一的中国馆。
中国馆总面积达16万零100平方米,由中国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当中的国家馆“东方之冠”赶在2008年的最后一天,进行了主体结构封顶,意味著该建设已进入内部装修和管道安装等阶段。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在封顶仪式后受访时说,主体结构封顶也意味著“2008年世博会园区建设的节点目标全部完成了”,今年可进一步推动世博园区全面建设。预计港澳台馆的建设不久后将动工,台湾的展馆则“还在研究中”,整个中国馆工程预计将于今年9月竣工。
既被喻为“东方之冠”,该建筑标榜著凝聚了不少“中国元素”,显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建筑的外形像斗拱,有人说它像一个装粮食的斗,把它称为“天下粮仓”,也有人说它有如顶帽子、一个头冠。
中国馆项目联合团队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指东方之冠呈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里面的木构架体系”,“一个梁一个柱搭起来,用木头做的,与西方完全不一样,西方是用石(砖)头做的。”
他说,这个建筑本身融合了“天人合一”和“和谐共生”等中国哲学思想,加上它还会披上喜气的红色外衣,“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