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生“卖身“救弟
为了救助患白血病的弟弟,南京师范大学的女研究生王倩决定放弃学业打工挣钱。1月9日下午,这位来自泗洪的女研究生透露,如果有单位愿意接纳她并替弟弟支付医药费,她愿意和这个单位签终身合同,直到自己做不动为止。目前,泗洪本土门户网站大湖网已经率先在王倩的家乡泗洪号召家乡父老捐款,有近20人表示将提供帮助。
王倩是泗洪县峰山乡王庄人,今年24岁,是南京师范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一的学生,父母都在南京打工。就在王倩庆幸自己学业有成的时候,她的弟弟王飞却突发重病。2007年的12月20日,正在浦口南京长江电脑专修学院上学的弟弟王飞突然出现咳嗽和发烧的症状,颈部淋巴结肿大,吃了4天的消炎药后一直没有好转,姐姐王倩知道后赶紧带弟弟到医院做检查。25日上午,王飞被医生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随后,王飞住进了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婚前心理测试惹争议
眼下,生理方面的婚检正在得到人们的认可,在这同时,另一种被大家称作“心理婚检”的心理谘询服务也在慢慢引起人们关注。在大连已有提供这种服务的机构,并越来越受到新人们的追捧。
一位姓江的先生曾离过两次婚,经过历时两个多月“锲而不舍”的追求,他已准备与现任女友共结连理,日前二人来到一家心理谘询中心做了“心理婚检”。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性格测试及与心理谘询师的谈话之后,两人拿到了各自的检测结果。随后心理谘询师对他们性格的分析,让他们明白了为何两人虽深爱对方,生活中却仍冲突不断的原因:他们同属于“A型性格”,即都为比较偏执的“强势性格”。“难怪一点小事也能引起‘火头’,原来这和我们的性格有这么大的关系啊。”两人恍然大悟。
但此类心理测试引起相当大的争议,“心理婚检”并不是用来鉴定婚姻的,婚姻是很个性化的东西,不是通过测试就能解决的,只能说婚前心理辅导才是“心理婚检”的本质。检测结果仅仅是个参考、建议,并不能完全据此来决定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