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将是上海交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随著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的同步通车试运营,以及4号线修复段、1号线北北延伸段的投入使用,上海轨道交通将形成“一环七射八换乘”网络运营格局。预计轨交日客运量将从目前的约230万人次一跃超过300万人次,成为市民出行的最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告别最后的早高峰
伴随著轨道“三线两段”的开通,人民广场新的换乘大厅也正式投入使用。12月29日早上,人民广场长通道履行了它最后一次职责,在送走最后一个早高峰后,结束自己长达近4年的使命。因为换乘时间太长太累而备受抱怨的“长通道”,将被宽敞便捷的换乘大厅所替代。
“我们将尽快做好相关工作,让乘客尽早地使用换乘大厅。”人民广场站站长马珏诉说道,今天市民下班回家,便可通过三角大厅,便捷地在1、2、8号线之间轻松换乘。
新的换乘大厅已经装饰一新,相关的出入口也已经做了调整,只待连接1号线站厅与新换乘大厅的4道卷闸门打开,乘客从1号线上来,可直接通过大厅换2号线,用不了两分钟的时间。新的换乘大厅3上3下6台自动扶梯,20米宽的台阶走道,将大大改善高峰时段乘客的通行。
人民广场站是上海市轨交网络基础构架“十字加环”结构的中心点,是上海市轨交网络中换乘客流最高的车站,仅目前1、2号线日换乘客流就已达到40万人次,最高超过60万人次,占到整个网络换乘客流的1/3。人民广场新的换乘大厅的设计人流为7.64万人每小时,预计8号线并入运行后的高峰人流为4.5万人每小时,设计流量远大于目前的高峰人流,因此,新换乘中心启用后将大大提高人民广场的换乘效率。
迎接第一个“网络日”
“29日运营结束后,我们将对各个系统按照新的标准参数进行调整,30日整个地铁将实行8线网络化运营。”28日下午,正在为全新的网络运营做最后准备的申通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为了确保顺利地向八线运营过渡,地铁各部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此前已经经过了多次调试。
由29日开始,申城地铁将步入“网络化”时代,特别是4号线的环通,将申城的轨交网有机地融为一体。之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朱沪生骄傲地向媒体宣布,上海地铁网络化时代已经真正到来,上海的轨道交通已经达到200公里以上,5条线路以上,换乘枢纽10个以上,并且网络内实现一票换乘。特别是4号线全环环通后,以环线为主的网络化效应会逐渐体现,今后换乘会围绕环线,换乘比例将进步增加,预计可达到40%。乘客出行将更方便,原则上换乘一次便可达到目的地。
网络化的形成将改变地铁目前的运营格局,会改变人民出行的方式和习惯,必然也将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预想了网络运营后的种种情况,会有相应的预案。”据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由于一下子增加了上百公里,初步形成网络化格局,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目前投入运营的“三线两段”还处于试运营,未来会根据运营中的实际情况,以及客流的情况等等,进行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