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农村小夥扫街14年圆城市梦
日期: 07年08月3期

  他是一个帅气的农村小夥子。14年前,他怀揣城市梦,从农村来到城市。他文化不高,没有技术,干起了又脏又累的力气活——打扫街道和为居民楼担垃圾。他用挣来的血汗钱买了一套商品房,在城市彻底站稳了脚跟,还将全家的户口迁入城里。他的梦终于变成了现实。

  刘志卫从家里出来时,墙上的挂钟时针才指向5。14年来,他早起已成规律。刘志卫的家,两室一厅,80多平方米,位于南岸弹子石裕华社区凉水井98号。这套位于底楼的商品房,是他多年来担垃圾的回报。

  刘志卫出生在四川岳池赛龙镇十字路村。17年前,他与同乡张春兰结为夫妻。之后,两人一起到广东打工。在广东干了两年泥水工,结账时包工头总要克扣。为此,刘志卫咽不下那口窝囊气,一气之下带著妻子回到老家。

  两年的打工生涯,让刘志卫充分感受到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农村,他和妻子靠种庄稼为生,闲暇时做做泥水工,一年到头,虽吃穿不愁,花销则总是紧巴巴的。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欲发家致富则难有合适的门路。他觉得,城市除走路鞋子不带泥巴外,发展机会比农村多得多。也就从那时起,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这辈子要做一个城里人。

  我来重庆14年了。1993年,刘志卫经姑姑介绍,怀揣城市梦来到重庆。为省钱,他和妻子在弹子石裕华社区租了一间民房。他刚来时是个帅小夥子,一晃14年,他的头发已白了大半。石桥社区居民刘云记得,刘志卫来到城里,先在弹子石转盘一带扫大街。那么帅气的小夥子扫大街很扎眼,尽管很多居民不知他叫什么名字,却知道他来自农村。

  我没文化,只能凭力气挣钱。刘志卫初中文化,刚进城时找不到工作,打扫街道还是托人揽的活儿。尽管每月只领200元工资,刘志卫却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当时刚进城,觉得只要每天有事做心里就踏实,根本没考虑钱多钱少。刘志卫认为,进城后先稳住脚跟很关键。于是,他除认真扫好街道外,还抽空当棒棒。

  最初一闻到垃圾味就要吐。扫街久了,刘志卫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没干多久,一些居民就请他到楼栋担生活垃圾。起初,他受不了垃圾散发的恶臭——每次打开垃圾洞,一股恶臭便扑鼻而来,他一闻到就吐。我没文化没技术,只能干这些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刘志卫憋住呼吸,十多天后,他强迫自己习惯了垃圾的臭味。

  当然,生活垃圾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他会捡到一些金属、瓶、罐等可回收的东西。他将它们带回家,积多了,就挑到废品站,每月要卖一百多元。我的烟钱、酒钱,全是从垃圾里出来的。

  倒完垃圾,刘志卫挑著箩筐进入弹正街。当他担完两个社区的垃圾,时针已指向10。然后,他把可回收垃圾装上板车,疲惫地回到家中。

  买房前租房住,最多一年我搬过四次家。刘志卫觉得,长期打游击不是办法。为此,他用多年的积蓄,于5年前买下了现在的商品房。房子虽不豪华,但属小区房,窗明几净,温馨舒适。

  有了房,刘志卫觉得自己在城里完全站稳了脚跟,之后把自己和妻儿的户口迁来,让孩子在城里上学,一家人终于成了城里人。

  这些家具是一件一件添置的。买了新房,刘志卫把钱花光了,搬进新房时,除一台旧电视什么也没有。于是,他和妻子制订计划,先攒钱购置一些简单的家具,然后再添置冰箱、饮水机。去年大旱时,一家人热得受不了,他省吃俭用,买了一台空调。现在各种家电基本齐了,终于有了城里人家的样子!说这话时,刘志卫的脸上洋溢著幸福。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9/4916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