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媒潮汕采风行于揭阳完美落幕
10月31日,由广东省侨办主办的“2015海外华媒看广东——潮汕侨乡历史文化行”采风活动在揭阳市画上圆满句号。
从25日于广州报名到26日启程潮汕,几日来华媒代表在侨办人员的悉心安排下,尽情沉浸于潮汕风情。
10月30日上午,“华媒团”一行来到粤东古城揭阳进行考察采风。揭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赛妹、市政府副市长林丽娇率市外事侨务局张继钦局长及经信局等领导向华媒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揭阳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重点推介最新的大型项目中德金属生态城,这一被国家工信部定为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方赛妹部长希望通过参观考察,让华媒界朋友从更多的角度认识和了解粤东古城揭阳,并给予宣传和推广。
步入中德金属生态城所在园区,华媒代表为如此的大项目“惊呆”了。中德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江雪媛热情地向嘉宾详细讲解。中德金属生态城是中德经济合作委员会成员。从2012年6月启动规划,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0.2亿元,进园道路、万亩森林公园(首期)以及金融、科研、设计、服务“四大中心”基本建成,“零排放”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开始投产。中德资源再生基地等3个项目参加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访德活动签约,19个中德合作项目落户建设,中德合作创新基地等7个项目年内投产,还有50多个中德合作项目正在洽谈。
在揭阳的第二个考察点是荣获“亚洲玉都”、“中国玉都”称号的阳美玉都。揭阳市蓝城区常委、宣传部部长洪晓璇,蓝城区旅游文体局局长、阳美村书记夏怀书陪同“华媒团”参观并进行讲解。夏怀书局长说,阳美玉器加工历史悠久,雕琢精细,汇集了南北工艺大全,素有“奇、巧、精、特”等特点,阳美翡翠玉雕技艺已被列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全国集加工、贸易、博览、鉴赏、旅游观光、商务于一体的大型玉器商贸基地,是世界最大的中高档翡翠玉器加工集贸中心,市场年交易额300多亿元。
华媒代表还前往揭阳学宫采风。这座岭南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文庙建筑座,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现存主要建筑为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时遗构。其建筑装饰工艺较为独特,具有明清传统建筑风格和地方建筑特点,是研究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特别是潮汕传统建筑装饰的重要实物,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经过短短一天的参观了解,华媒嘉宾们表示,如果不亲自来到揭阳,真是不会深入了解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目前正在推进的中德金属生态城,还有活跃的揭阳民营经济,拥有金属、服装、制鞋、玉器、食品、医药、石化等特色支柱产业等,都给华媒界留下深刻印象。
“2015海外华媒看广东”一行在潮州、汕头、揭阳粤东三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潮汕侨乡历史文化行采风活动。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2家华文媒体的社长、总编、资深记者们,通过潮秀制作、潮剧表演,侨批历史、潮汕美食、工夫茶艺及粤东侨博会、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中德金属生态城等大型经贸活动和国际合作项目,“海丝•陶瓷国际学术论坛暨饶宗颐教授百岁华诞庆典”、粤东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等实实在在的“案例”,一路感知著名侨乡独特的历史文化,了解潮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变革,领略“一带一路”及“海丝”建设战略,大家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可谓收获满满。“华媒团”一行得到粤东三市电视台、报社、网站媒体的关注,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均表示,通过新闻报道为潮汕侨乡点赞,讲好广东故事,传播广东声音,发挥好各自媒体的平台助推作用。
吴恳自信发言:请来看广东
侨办举办“2015海外华媒看广东”座谈交流会
本报讯 10月26日,“2015海外华媒看广东”座谈交流会在广东省侨办举行。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2家华文媒体代表就如何发挥华文媒体的作用,促进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行探讨。广东省人民政府吴恳副秘书长、广东省侨办李心主任、曾庆荣党组书记、林琳副主任、朱江调研宣传处处长出席了座谈会。
李心主任向海外华媒介绍了广东省侨务工作情况后,华媒代表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日本《留学生新闻》社长傅冰认为,广东的海丝建设对海外华侨华人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海外华文媒体有它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可以发挥华媒平台优势,向所在国的人们传达这一理念,推动各国在“海丝”建设方面进行合作,实现共赢。傅冰说,身为一名粤籍海外华媒人,有责任和使命向世界介绍“海上丝绸之路”,讲好广东故事,多宣传广东,让海外的华侨华人、外国友人了解广东的发展成就,尽己所能为广东的海丝建设作贡献。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采访主任蔡振裕说,自己是潮州籍,在是第三世华侨。马来西亚家中坚持将潮州话,因此他这次能够前来采风,倍感期待与喜悦。东南亚华侨主要来自广东,由于历史的渊源,广东省与东南亚地缘相近、血缘相亲、语言相通,相比其他省更占有优势,他建议定期要把海丝建设的发展和最新信息完整、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各国华侨,同时也要依据不同国家华文媒体的需求,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展开各种海丝建设的宣传。
美国夏威夷《中国日报》董事长张冬凝认为,夏威夷与广东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渊源,夏威夷的华侨历史是广东华侨史的一部分。“海丝”建设不仅要靠华文媒体的报道,也应该让更多西方主流媒体了解,华媒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协助西方的主流媒体“走进来”。在海丝建设报道方面,张冬凝呼吁广东整合更多系列的报道资源,提供更多生动、活泼的多媒体素材,让“海丝”报道更有系统,更吸引人。
匈牙利《新导报》总编滕维杰表示,去年参加了广东省侨办组织的“2014海外华媒看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广东历史文化行”活动,参观了南海一号等海上丝绸之路遗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匈牙利也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希望借助这一契机,大家能共同发展,共同获益。他认为,华媒要有自己的担当和社会责任。部分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少,华文媒体规模小,但可以借助自身的影响力,向当地的侨胞传递有关广东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情况,从而通过侨胞将信息传递到主流社会上。希望广东能给予华文媒体更多的引导,出谋划策,挖掘更多方方面面的信息,比如人才引进、华文教育、文化推广等等。
澳大利亚《华厦周报》董事长项翔表示,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是中国打开对外交往大门、融入世界的又一重大举措,海外侨胞也将受益。希望华文媒体能积极融入到海丝建设上来,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希望能利用《侨乡广东》专版等形式,让国内更多的信息、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海外华侨华人所熟知,尤其是新生代的侨胞;说清楚海丝建设能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创新形式,设立侨务信息中心,让传播的内容更加生活化、多元化,各个媒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容加以传播;鼓励支持新媒体的发展。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吴恳最后的发言十分接地气,他表示广东人务实,不做不讲,做了再讲。一方面是要坚持务实,一方面也有意识地请海外朋友发出广东的声音。他强调,希望大家是有感而发,广东会让大家去看各个地方,好的要看,贫穷落后也让看,大家的带有批评性的意见,对于负有一定责任的人才有启发,知道外界是如何看待广东的。
第六届粤东侨博会焕然潮州
10月27日至28日,广东省第六届粤东侨博会在潮州市举行,本届粤东侨博会以“创新驱动 振兴粤东”为主题,既有投资项目签约,又有高端学术论坛和文化精品展示,还有华侨创业历史回顾,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海外华媒看广东”代表团也参加了这场盛会。
出席开幕大会的有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司法部原部长邹瑜,国侨办副主任谭天星,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雄,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中国商会会长陈经纬,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林业部原副部长蔡延松,广东省委原副书记蔡东士,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李统书,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林兴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泰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梅碧珍,马来西亚柔佛州行政议员郑修强,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副领事阮凤安,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陈伟南,加拿大潮商会会长林少毅等。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主持开幕大会。
本届侨博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潮州市委、市政府和省商务厅、省侨办联合承办,汕头、汕尾、揭阳三市市委、市政府协办。来自国内25个城市和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社团的潮汕籍乡亲,以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海丝”文化研究专家、国际潮籍博士团代表等各界专家学者等海内外嘉宾800多人参加盛会;潮汕籍知名乡亲、广东省政协原主席吴南生,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向大会发来贺信;广东省政府原省长卢瑞华向大会赠送书法作品。
受胡春华书记、朱小丹省长的委托,黄龙云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广东和粤东地区发展的海内外乡亲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黄龙云指出,粤东侨博会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喜事、盛事,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粤东侨博会的筹备、召开及其后续工作的发展。自首届粤东侨博会召开以来,粤东大地取得明显的变化,一批批项目投产,一批批慈善项目造福民生、造福社会。随着一大批基础设施的建成投入使用,潮汕大地迎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
谭天星在致辞中表示,海外潮属乡亲分布五大洲实力雄厚,人才辈出、抱团进取、关爱家乡。他希望包括海外潮商在内的广大华商,加入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机遇、新舞台,坚定信心、趁势而上、合作共赢,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侨领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陈经纬,潮州市委书记李水华分别在大会上致辞。
潮州、汕头、汕尾、揭阳市市长在会上作本市投资环境推介。为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实,开幕仪式上还举行高新科技投资项目签约仪式,粤东四市共推出总投资591.6亿元的94个高新技术招商项目进行签约,现场签约项目20个,总金额275.7亿元。
作为侨博会活动的一环,会期内在韩山师范学院举办了海丝·陶瓷国际学术论坛暨饶宗颐教授百岁华诞庆典。活动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潮州大开放格局的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潮州文化在海外的传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陶瓷经济和发展”、“饶学与华学研究”等四个议题展开研讨,论道“海丝”、研究饶学,共商发展、共庆华诞。
活动得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丝沿线国家、地区和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咨询专家、“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平,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等120多名海内外知名外专家学者应邀参加研讨交流。陈春声教授在论坛上的发言也令人感动。他表示,关于海丝的宣传,如今思想的发明不多,华丽的辞藻不少。做学问要竖立文化自信、自觉、立足于本土,但也要关注国际学术界的最新发展,包括海外新资料的发现。他并表示学术要有对当代的关怀精神,正如对于百年前的海丝调查,当时学者们不会想到会用于一带一路,而是遵循着当时的具体需要而做,但实际上却很有用。这样的学术才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