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昔日政治明星打造“传世名作” / 临汾继“天安门”后再建华门
日期: 05年11月4期

   因为“天安门”、“天坛”、华表、华门等的陆续建成,山西临汾以及其始作俑者宿清平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据介绍,华门广场的设计和策划均出自昔日政治明星宿青平之手。2001年宿青平担任尧都区区长后就开始修建广场。大约2002年,“天安门”落成,2004年12年29日,又落成了高达50米的华门,华门的导游词以及临汾市尧都区的官方材料中称,华门是“天下第一门”,“总高50米,象征上下五千年,比法国凯旋门还高40厘米,无愧天下第一门。”
   华门的门票50元,这在全国来说都不算便宜。当地一司机把记者送到门口,不想进去:“不用说50,就是超过10块我都不进去,要是我农村的亲戚,别说10块,超过5块就不会进去!”
   遥望华门,当地老百姓说它“有门没有路”:“天下哪有这样的门呢?倒像是‘碑楼’(墓碑)。”
   华门的大门半开,被当地人称为“有门不能开”。走进一楼大厅,就看见八根盘龙厅柱,当地人取笑说“有龙却没爪,叫龙不见鳞”。在地上灯光的照映下,显得气势非凡、富丽堂皇。
   还有被称为“全国目前规制最大、字数最多”的一副楹联,据介绍上下联各250字。举目望去,让人眼晕不已。花10元买回简介细读,竟发现“泱泱大国”的“泱”被写成了“怏”。
   在一楼的“连环九鼎”和顶层的“四音方钟”,都写着由“尧都区区长宿青平亲自设计”的字样。还有大门口展开的铜“书卷”上,“宿青平”的名字也赫然入目。地下一二层还没有开放,“华门十景”中的“名门博览”就位于地下一层。
   在地上二层的四周,分别陈列着“四大”系列,如“四大盛世明君”、“四大艺术大师”等。让人觉得有争议的是“四大民族英雄”中,文成公主和岳飞并肩而放。在四周的墙壁上,“文”“史”“哲”和“科技”等各罗列了上百部名著的目录,可旁边小门里,陈列的却是一排排空荡荡的书柜,已经落了一层灰尘。
   站在华门的楼上,透过窗口向东面的大门外望去,左侧依次是“海洋馆”、“姓氏长城”、“华表”,右侧依次是“天坛”、“天安门”。何谓“姓氏长城”?就是把不止“百家姓”而是“千家姓”,镌刻在了类似长城模样的城墙上。华表也号称是“中国第一”,在其竖立的广场上,还用大概是水泥之类的东西,堆砌成一幅中国地图。因为还要收费才能进去,大人们一般只是远远看一眼,倒是不时有小孩子跑进去,“游历”一下“祖国风光”。
   华门有一景叫“登高望远”,在最高层。登上楼顶,想从收费望远镜一睹“尧都”美景,可旁边一位工作人员好心地提醒说:“今天有雾,恐怕什么也看不见。”可不,在蝉联“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的临汾,还不到全面供暖期,就已经在空中弥漫着浓浓的黄雾。
   一位“老临汾”说,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临汾市许多街道两旁都栽了苹果、石榴、桃子等果树,由于管理得好,果子成熟时满街飘香,沁人心脾,那时城里的天是蓝的,水是清的,是个名副其实的花果之城。
   而眼前这座被当地人自嘲为“非人烟区”的城市,就是曾有“花果山”美誉的临汾吗?
   耗资7000万元修建的华门,被称为是“中国第一座华夏文明纪念碑和首座门文化旅游景观”,可不管它比凯旋门高出多少,不管它修建的说辞如何冠冕堂皇,也不管它装潢得有多么奢侈豪华,人们看到的只是迷失在临汾浓烟黄雾中不伦不类的人造“政绩门”。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9/1463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