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生的西藏骚乱事件所造成的伤害和后续影响,可能把今年初中国南部大雪灾的杀伤力给“比”了下去。雪灾导致经济损失和平民受累;而在骚乱中挫伤的则是中国的国际形象,外加数目还不明确的人命伤亡。
3月10日开始的喇嘛示威,最终怎么演变成14日的暴力事件,至今依然疑点重重。外国势力“有预谋、有组织”政治图谋之说法,多年积怨总爆发的解读,还有“引蛇出洞”的假设,看来都是有可能的推想,却都并未佐以很确凿的所谓证据。而在另一方面,西藏流亡政府内部的歧见和这次骚乱的关系,例如是否因为鹰派占上风影响藏人放弃了传统上的和平抗争路线,转而采用血腥的方式表达不满,相关真相都有待继续探讨。
不过显然,政治图谋要发挥作用,需要有适当的土壤。因此,中国政府多年来在西藏推行的政策,包括加速当地经济发展,为汉人大量进藏营生经商提供方便,以及在当地加强宣传教育等做法,很明显是遭遇了失败。可惜在“有预谋、有组织”的说辞之后,外界看不到官方可能检讨政策,或者至少承认有问题存在的任何迹象。
一个让人不安的现象是,骚乱结束过后,当局采取严密监管然后称当地“恢复了平静”。事实上,不少汉族老百姓和网民言论也倾向认为,藏人闹不起来,所以西藏问题不成问题。这种民间舆论和强权者“拳头大于一切”的思想重合,似乎有武力因此就没问题,甚至就合理了。
即便现实世界的规律确是如此,但同样现实的也是,武力管控可以是解决冲突的最迅速方法,却不是长久之道。正如评论人谭中说的,在振兴中国的过程中,西藏这个疙瘩一定要解除。
骚乱从一开始,就显出和2008年北京奥运的关联。早不闹、晚不闹,却在奥运年爆发20年来最严重的暴动,可见事情并非偶发,而是融入了对时机的考虑与选择。北京奥运被政治化,各种国际非政府组织等有诉求的团体利用奥运这道题目来大做文章,国际媒体群起针对特定问题大加批评、甚至刁难,这些现象从去年中突然卷起的中国食品安全风暴以后,中国有关方面已领教过不只一回。
然而,义正词严反驳不能改变一些组织将奥运“政治化”的企图,对他们而言,奥运何尝不是一个向中国要价的“百年一遇”时机?不能否认的是,“奥运政治化”现象的背后,发挥作用的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由来已久的对立与不信任,但另一方面,“政治化”的做法有市场,说明确有一些制度性的缺陷,或长期积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