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中产阶层目前在中国还是个“泡沫概念”,但上海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经济基础是中产阶层进入迅速发展期的一个标志。
4月底,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等主办的上海中产阶层生活方式研讨会,试图从社会经济学角度赋予上海中产阶层一个清晰的定义,而同时,一场对于上海中产阶层的社会调查也正在着手进行。
“ 上海的中产阶层人数有多少?保守估计不下百万。”
“这样一个消费群体,正从生活习惯、消费模式、审美趣味等方面跟白领阶层进行着置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陆德明教授说。
“ 1994年,上海的虹桥商城主办了全国首次公众调查和白领现象研讨会,到今天,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已经成长为上海中产阶层的成员。在这些代表高端生活的阶层中,包括了金领、灰领、各类企业主、海归派、新上海人等多类群体。”
时尚资迅与世界同步
“ 一个阶层的生活方式,从具体化的生活习惯到细节化的生活趣味,都只有在特定的生活区域才能完成和实现。”季风图书有限公司董事何平称。
上海的区域概念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被上海人喊了一百多年的“上只角”、“ 下只角”(上只角原指租界,后来泛指富裕阶级聚居的地段,下只角反之),在城市扩充更新的进程中,随着上海区域概念的淡化而一起渐渐消退。
“ 在每天早晨公交车的移动电视里,陆家嘴、南京路、淮海路、虹桥、东部地区、南部地区……这种多重标准并行的新的区域划分方式,已经被上海人认可。
专家分析,新的区域划分隐匿着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随着中产阶层人数的逐渐增大,整个社会将呈现“ 橄榄形”,即高收入和低收入的群体均较少,而中等收入的人数量最多。
“ 都市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中产阶层成为一个社会的主流群体,从现在的虹桥-古北新区昭显出来的,是城市生活区域的未来状态。来自台港日韩的企业主、跨国公司的驻华人员、海归派、新上海人、外地移民是虹桥-古北新区最初的生活群体,而他们正是现在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代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陆德明教授说。
在比照了中美都市发展史后,陆德明还提出,以高校为核心形成的生活区域,有经济基础,有文化氛围,有发展潜力,完全可能成为下一个中产阶层生活圈。
虹桥-古北新区是城市的未来状态
复旦经济学院教授朱国宏表示,上海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拉动着整个都市产业的升级,促进了商业态发展,对于社会普通民众来说也存在着一个可以效仿的空间。
香港贸发局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上海中产阶层正在成为消费主力。
贸发局助理首席经济师丘丽萍表示:“ 与内地其它城市相比,上海中产阶层的比例较高,他们带动了对进口物品和文化信息的需求。”
10年前诞生的时尚类刊物,被当作是和中产阶层共同成长的。某时尚杂志的运作总监说,目前,正有越来越多的撰稿人开始驻留在世界各地,提供着和世界同步的时尚消费信息。
2003年,《黑客帝国3》在上海与美国同步上映,开创了全球同步上映的先河。年底,《透过镜头──美国〈国家地理〉最伟大摄影作品集》首次以20个文本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售,中国读者第一次以自己的母语与世界同步阅读共同的视觉与文化大餐。
近几年,世界知名品牌纷纷进驻上海。根据香港贸发局报告,由于上海大型零售企业较多,直接供货给零售商的情况较为普遍,而且有愈来愈多的趋势。
毫无疑问,这些将给上海高档百货带来发展新机遇。“中产阶层的成长,不仅给高档百货业带来商机,也给工业、服务业、制造业带来商机。”
在多业态的竞争格局下,高档化、品牌化是百货业的发展趋势,上海高档百货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同入榜2003年中国十大盈利行业的房地产业、汽车业相比,高档百货在错位竞争中的优势更加突出。以上海虹桥友谊、汇金百货、东方商厦为例,在2003年上海零售额超亿元百货商店增速排名中,它们占据了前三位,并且增势不减。
而点燃高档百货增长势头的主力军,和拉动房地产和汽车等产业升级的群体一致,是城市中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
上海中产者的文化消费和国外有差距
“ 不过,即使在上海,中产阶层要成为真正的大多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认为。
“但中产阶层生活方式所蕴涵的某些内涵,如优质、文明、格调、自然、和谐、社区等,和上海细致到位的传统生活文化具有某种关联,有利于中产阶层生活方式所代表的新生活的传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陆德明也认为,当一个人成为中产阶级的时候,生活方式会发生变化。从吃穿住行到文化消费,都会彰显不同。首先吃的观念不一样,不仅仅是解决饱腹问题。穿著方面他们也会表现出一种时尚一种追求。居住会相应地区域化。在居住环境上,也追求自然,平时在市区,周末到郊区度过。上海的交通一旦有大的改善,这种现象迟早会出现。
“ 上海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移民城市,所以50年后它仍旧代表的是一种江浙的商业文化气息,还有中西文化交流的气息。另一种则是商业性,这种商业性决定了它的群体的消费服务者会有非常强烈的利益追求。因此商业的推动力会很强。”
但是也有相关专家对上海中产阶层的演变持疑问态度。
曾经旅居日本的上海女作家石磊甚至说,中产阶层同时也应该是文化消费的主导,而现在,恰恰因为没有为中产阶级做的书,他们能够享受中产的生活细节也非常少。所以这些中产者会非常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