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山西洪洞瓦斯爆炸105人殒命
日期: 07年12月2期

  12月6日凌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左木乡红光村瑞之源煤业有限公司新窑煤矿发生一起爆炸事故,根据指挥部进一步核实,事故发生时井下至少有120人,其中有15人抢救和自救升井,其馀人员被困井下。

  来自煤矿爆炸事故抢险救援指挥中心的消息说,截至12月7日10时30分,事故现场又发现26名遇难矿工遗体,在事故中遇难矿工已增至105人。

  该煤矿非法越层开采

  据了解,在这次事故中,经抢救和自救脱险的15名矿工目前身体状况良好,已获妥善安置。指挥部认为,事故发生后,矿方迟迟没有上报而是自行抢救,是导致事故扩大的重要原因。

  目前,新窑煤矿法人代表王宏亮、矿长高建民已经被警方控制,该煤矿证照和银行账户已被封存和冻结。

  经初步了解,新窑煤矿年产量为21万吨,属有证煤矿,六证齐全,均在有效期内。初步判断,爆炸点发生在9号煤层,属非法越层开采。

  错过了抢救最佳时机

  事故发生后,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赶到事故现场,听取了抢险救援指挥部的汇报,并对抢险救援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指挥部介绍,事故发生在12月5日23时15分矿工交接班时,至6日5时有关部门才接到报告。自事故发生至矿方上报,耽搁了5个小时,错过了抢救最佳时机。同时,发生事故的区域巷道混乱,而且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较多,给抢险造成困难。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说,这次事故存在严重超层越界开采、严重超员、事发后迟报盲目抢救等问题,教训深刻。

  山西省6日晚发出通报,要求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吸取教训。临汾市已要求煤矿全部停产,违者吊销执照;同时开展煤矿大排查,县乡干部要包片、包矿检查。

  初步判断为煤尘爆炸

  中国事故抢险指挥部专家、山西省煤监局总工程师徐占成7日证实,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新窑煤矿12.5矿难初步判断是煤尘爆炸,但具体起火原因还未查明。

  徐占成说,事故矿井是一个低瓦斯矿井,初步判断是九号煤层爆炸波及到二号煤层。九号煤层与二号煤层垂直距离为30米。抢险队员发现,巷道顶板情况较好。

  矿工特写

  默默抽烟期盼同乡归来

  6日晚6时许,在警戒线外,几名外地务工人员正焦急地守候著,期盼同乡归来的消息。一名来自河南的打工者冻得手脸发红,默默地一根接一根地抽著烟卷。他说,从事发到现在他一刻也没敢离开过,但目前依然没有同乡上井的消息。

  护士伸两指矿工不识几

  6日晚7时,几名矿工正在洪洞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擦拭身体,几名护士正对最里面的几名矿工作特殊照顾。一名女护士伸出两根手指头在一名矿工的眼前不停来回晃,并说:这是几?这名矿工摇摇头表示不清楚,护士说:他处于惊吓状态,目前神志不清楚。

  被困者多来自冀晋两地

  据了解,在该院共收治了6名被救矿工,除两名精神严重受到惊吓外,其他身体状况良好。据一名河北邯郸矿工讲,事发后他自己也不清楚是怎么跑出来的。所有被困矿工大部分属河北人和山西当地人。

  现场情景

  200米巷道爬1个半小时

  12月7日,在矿工们居住的工棚中,几位逃生者回忆了爆炸瞬间自己逃生的一幕。

  19岁的李忠海自称是第一个冲出井口的逃生矿工。他当时正在9号采煤区,突然看到有黑烟冒出,立刻告诉一旁的工友梁春平:瓦斯爆炸了,有毒!

  两人随即向井口猛跑,据救援人员介绍,李忠海与梁春平成了第一批幸运逃生者,当晚在井下9号采煤区工作的近60个人全部遇难。

  李忠海和梁春平冲出井口的时候,2号采煤区的封顶班工人杨英才,正和四名工友手牵手跪爬在巷道中。

  当时,我们正值交接班,井口的工人开始下井,我们下了班的人向外走,突然有人喊,有烟,快跑!杨英才回忆,当时不知道烟是从哪里来的,整个巷道里也就三五分钟就充满黑烟,气味像臭鸡蛋的味道,觉得可能是有毒气体,就将衣服堵在嘴上屏住呼吸。

  很快就呼吸困难,像缺氧,头要炸开一样,整个巷道里到处弥漫著散发恶臭的黑烟,四肢发软,没有力气,因为能见度又极低,所以我们一班五个人就手牵手,跪爬出井口。短短200米的巷道,杨英才用了一个半小时才走出来,一出井口,五名矿工就晕倒在地。

  李忠海称,他和梁春平冲出井口后,身后的黑烟很快弥漫至井口。

  50个工友盲目下井救人没再上来

  矿难发生后,有工友想在第一时间下井救人,被矿长拦住了,双方僵持不下,几个性急的矿工实在忍不住,把矿长揍了一顿,终于开始救人,但只是自行组织人员下井搜救,有开铲车的小夥子,不到20岁,还有不少保安也加入了盲目搜救的队伍。

  大家都没学过怎么救人,结果,下去50个救人的,都没再上来。

  直到5个多小时后,矿方才向有关部门报告。这与事故指挥部后来传出的消息吻合:事故发生在12月5日23时15分,至12月6日5时,有关部门才接到报告。从事发到上报,耽搁了5个小时,错过了抢救最佳时机,是导致事故扩大的重要原因。

  国家安监局调查组随后要求,搜救工作要严格、科学,防止搜救人员被困井下。

  新闻眼链接

  不在矿难中麻木,就在麻木中矿难

  12月6日,山西省洪洞县瑞之源煤业有限公司一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据核实,事故中遇难矿工达105人。

  面对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的矿难,以及不断挑战公众想像力的伤亡人数,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公众已形成了对于矿难的麻木和冷漠,有人称之为审丑疲劳。然而,此次洪洞县矿难却表明,这种观点也许有些悲观。

  应该说,洪洞矿难见诸于公众的新闻,是一个既没有感人故事,也没有震撼人心图片,充满了格式化公文的简短消息,然而,它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一新闻网站上,该新闻下的网友评论有2000多条,此外,有近30000人在网上向遇难矿工献花悼念。

  这让我们欣慰地看到,蕴藏于民间的良知、同情、反省、悲悯,并没有因为矿难的司空见惯,而衰竭消失,公众对于矿难的感知与警惕之心并没有陷于迟钝麻木。公众对于矿难的敏感,实质上是对生命的敏感,对人的价值的坚守,这说明,即使一个卑微的,终日在黑暗无边的矿井,他也是不可被忽视的,他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

  我们必须保持著对矿难的敏感,无良的矿主、一些失职的地方官员,他们最忌惮的,舆论敏感居其一。倘若公众对矿难是见怪不怪的疏离,或因无力改变而视而不见,这估计是他们最乐见的。那些地处偏远,身份卑微,整日为温饱而劳苦的矿工及其家属,他们沉默地活著、沉默地死去、沉默地流泪,根本无力向外界发出声音。

  公众对于矿难固然保持著敏感,可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因为,这种敏感的标尺正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这次,若不是多于40人遇难的巨大伤亡,估计也很难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也就是说,矿难未能严重到一定程度,那公众几乎麻木得没有多少情绪和反应,这无疑值得警惕。如何打破这种同情心疲劳?这无疑需要政府在矿难信息公开,善后处置上有更开明的举措,更人性化的安排,如此方能在公众心中,树立起每一个生命都珍贵、无上的价值。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5949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