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快点去!汀田镇大典下村着火了!”3月21日下午4:20,阮世楷突然接到浙江省瑞安市消防大队的电话。
阮世楷像弹簧一样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开上自己的尼桑阳光直奔汀田镇。
5分钟后,阮世楷和另外9人赶到火场,拿出小车后备箱里的消防服,飞速穿上,接着拉出水带,扛起水炮,“ 噗”的一声,一条水龙直冲大火而去。
4:28,火势被控制,已无蔓延的危险。4:35,大火扑灭。
这时瑞安市消防大队的两辆救火车也从市区赶来了。“ 已经没问题了,你们回去吧。”阮世楷有点得意地告诉他们。
4:40,阮世楷脱下消防服,放回后备箱去。“一会还有个订单要谈呢。”阮世楷说着钻进了小车,赶回位于莘塍镇的厂里。
在瑞安市莘塍镇,阮世楷和他的队友们有着双重身份。第一重是鞋厂老板,在被称作“ 中国休闲鞋基地”的瑞安,这不稀奇;第二重身份则是莘塍镇“ 西岸志愿消防队”队员。这个消防队,几乎全由莘塍镇西岸居民区的私营企业主组成,每名队员的“身家”均超过百万,多的有数千万资产,被称为“老板消防队”。
阮世楷和镇上的其它老板一样,前几年都深受火灾之苦。莘塍镇是有名的鞋业生产基地,30平方公里集中了500多家鞋厂。除此之外,莘塍镇的制塑业、服装业等产品也均为易燃物品,因此常年火灾频发,有“三天一大火,一天一小火”之说。
2002年1月,阮世楷工厂附近的一家鞋厂着火,一帮老板们眼睁睁地看着大火肆虐,除了给市消防大队和邻村的消防队打电话之外,没有一点办法。瑞安市消防队从市区赶到这里需要10分钟,到达时大火已经烧掉了十几间厂房和民宅。
“ 远水救不了近火啊,多烧一分钟就要多损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阮世楷说:“ 如果我们村里有一辆自己的消防车,救起火来要方便得多了。”
目睹这次大火后的第二天,阮世楷打了一通手机,把一些老板约在一起开了个会。阮世楷说:我们都是做鞋的,大家知道,做鞋的这些东西沾着火就会烧起来,一烧就不会是小损失!没有人知道下次火灾会轮到谁,不如大家凑钱买辆消防车,万一起火,车子拉出来立马就能救。
老板们一听,都说“行”。接下来开始募捐,效益好的出个万儿八千,厂子小的出个三百五百,不到3天工夫,竟凑到了111.9万元。
“就这么多吧,也不用再捐了。119嘛,刚好是火警电话。”阮世楷说。他自己捐出了两万元。所有捐款人的名字都被刻在一块石板上,挂在消防队办公室的墙上。
资金有了,阮世楷和另外4名当地老板就赶到上海松江挑选消防车,最后买了一辆47万的水罐车,加上一个8万元的水泵,两台3万元的空气呼吸器,两只3000元的手电,还有消防服等等,一共花了67万元。
车是买回来了,可是没人会开,再加上救火需要一些专业技能,老板们一商量,从温州市请来了3名刚退伍的消防兵,每人每个月发1500元的工资,加上自愿报名的20名老板,“西岸志愿消防队”组成了,阮世楷被推为队长。
消防队安装了一部尾数为119的电话,一有报警,在办公室里24小时值班的退伍消防兵立即开车出动,其它队员听到消防车的警报声随即开着自己的车跟上。每个老板车子的后备箱里都放着一整套战斗服,赶到火场换上服装就能上阵。
消防车买回来还不到3天,老板们才刚刚经过一次简单的培训,就碰到了火情。
那天刚好是2002年正月初一,阮世楷正在休息,突然听到消防车的警报声大作,原来是离莘塍镇几10里路外的南阳一处民宅发生火灾。 阮世楷赶忙开上尼桑阳光,其它在家里过年的“老板队员”也开着车跟着消防车赶赴火场。
“ 第一次救火的时候还真是紧张呢!手握着水炮直发抖,脚都不知道落在哪里好。”阮世楷现在对第一次救火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大家把水炮炮口瞄准燃烧的地方,‘咚’的一炮,正往上蹿的火头‘噗’的一下就灭了。”
南阳的这场火虽然对于西岸消防队价值几十万的消防车来说“ 简直像是高射炮打蚊子”,但也让他们名声大振。从那以后莘塍或是周边有火情,报警电话大都会打到他们的消防队。只要接到火警,消防队都会及时援手,而且都是无偿的。
消防队的办公室里有一本接警纪录,2003年他们一共扑灭了157场火,年终的时候根据队员出动次数评了个奖,前三名除了一张奖状外还分别获得500元、300元和200元的奖金。
“ 500元平时对于这些老板来说也许连吃一顿饭都不够,关键这是种荣誉!”一位队员说。
阮世楷像弹簧一样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开上自己的尼桑阳光直奔汀田镇。
5分钟后,阮世楷和另外9人赶到火场,拿出小车后备箱里的消防服,飞速穿上,接着拉出水带,扛起水炮,“ 噗”的一声,一条水龙直冲大火而去。
4:28,火势被控制,已无蔓延的危险。4:35,大火扑灭。
这时瑞安市消防大队的两辆救火车也从市区赶来了。“ 已经没问题了,你们回去吧。”阮世楷有点得意地告诉他们。
4:40,阮世楷脱下消防服,放回后备箱去。“一会还有个订单要谈呢。”阮世楷说着钻进了小车,赶回位于莘塍镇的厂里。
在瑞安市莘塍镇,阮世楷和他的队友们有着双重身份。第一重是鞋厂老板,在被称作“ 中国休闲鞋基地”的瑞安,这不稀奇;第二重身份则是莘塍镇“ 西岸志愿消防队”队员。这个消防队,几乎全由莘塍镇西岸居民区的私营企业主组成,每名队员的“身家”均超过百万,多的有数千万资产,被称为“老板消防队”。
阮世楷和镇上的其它老板一样,前几年都深受火灾之苦。莘塍镇是有名的鞋业生产基地,30平方公里集中了500多家鞋厂。除此之外,莘塍镇的制塑业、服装业等产品也均为易燃物品,因此常年火灾频发,有“三天一大火,一天一小火”之说。
2002年1月,阮世楷工厂附近的一家鞋厂着火,一帮老板们眼睁睁地看着大火肆虐,除了给市消防大队和邻村的消防队打电话之外,没有一点办法。瑞安市消防队从市区赶到这里需要10分钟,到达时大火已经烧掉了十几间厂房和民宅。
“ 远水救不了近火啊,多烧一分钟就要多损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阮世楷说:“ 如果我们村里有一辆自己的消防车,救起火来要方便得多了。”
目睹这次大火后的第二天,阮世楷打了一通手机,把一些老板约在一起开了个会。阮世楷说:我们都是做鞋的,大家知道,做鞋的这些东西沾着火就会烧起来,一烧就不会是小损失!没有人知道下次火灾会轮到谁,不如大家凑钱买辆消防车,万一起火,车子拉出来立马就能救。
老板们一听,都说“行”。接下来开始募捐,效益好的出个万儿八千,厂子小的出个三百五百,不到3天工夫,竟凑到了111.9万元。
“就这么多吧,也不用再捐了。119嘛,刚好是火警电话。”阮世楷说。他自己捐出了两万元。所有捐款人的名字都被刻在一块石板上,挂在消防队办公室的墙上。
资金有了,阮世楷和另外4名当地老板就赶到上海松江挑选消防车,最后买了一辆47万的水罐车,加上一个8万元的水泵,两台3万元的空气呼吸器,两只3000元的手电,还有消防服等等,一共花了67万元。
车是买回来了,可是没人会开,再加上救火需要一些专业技能,老板们一商量,从温州市请来了3名刚退伍的消防兵,每人每个月发1500元的工资,加上自愿报名的20名老板,“西岸志愿消防队”组成了,阮世楷被推为队长。
消防队安装了一部尾数为119的电话,一有报警,在办公室里24小时值班的退伍消防兵立即开车出动,其它队员听到消防车的警报声随即开着自己的车跟上。每个老板车子的后备箱里都放着一整套战斗服,赶到火场换上服装就能上阵。
消防车买回来还不到3天,老板们才刚刚经过一次简单的培训,就碰到了火情。
那天刚好是2002年正月初一,阮世楷正在休息,突然听到消防车的警报声大作,原来是离莘塍镇几10里路外的南阳一处民宅发生火灾。 阮世楷赶忙开上尼桑阳光,其它在家里过年的“老板队员”也开着车跟着消防车赶赴火场。
“ 第一次救火的时候还真是紧张呢!手握着水炮直发抖,脚都不知道落在哪里好。”阮世楷现在对第一次救火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大家把水炮炮口瞄准燃烧的地方,‘咚’的一炮,正往上蹿的火头‘噗’的一下就灭了。”
南阳的这场火虽然对于西岸消防队价值几十万的消防车来说“ 简直像是高射炮打蚊子”,但也让他们名声大振。从那以后莘塍或是周边有火情,报警电话大都会打到他们的消防队。只要接到火警,消防队都会及时援手,而且都是无偿的。
消防队的办公室里有一本接警纪录,2003年他们一共扑灭了157场火,年终的时候根据队员出动次数评了个奖,前三名除了一张奖状外还分别获得500元、300元和200元的奖金。
“ 500元平时对于这些老板来说也许连吃一顿饭都不够,关键这是种荣誉!”一位队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