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高等学府缘何出现杀人恶魔? / 马加爵:我绝望,所以我杀人
日期: 04年03月4期
  3月15日,三亚市河西区,马加爵落网。马加爵这个名字在最近的20天里可说是家喻户晓了。这位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四年级的学生,现年23岁。因涉嫌谋杀4位同窗被公安部悬赏捉拿,赏金20万亡命逃窜28天后落网。
有人看见他在路边捡破烂,从垃圾桶里找东西吃,觉得他很像贴在墙上的逃犯照片和体态特征,就报告了附近的派出所。

我是马加爵
  3月15日晚8时许至16日凌晨,第一看守所,马加爵受审。几个回合下来,马加爵突然撑不住,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 我就是。”“ 是谁?”“ 马加爵!”后公安部门通过指纹、DNA验证,最终确认嫌疑犯就是马加爵。
  经初步审讯,马加爵交代,促使他产生杀害这几名同学的原因,是因为与同学打牌时,他们老是说马加爵打牌作弊。
  审讯中,马加爵供认,他于2月17日先乘火车,从昆明到达广州,后又来到湛江,最后在2月18日凌晨3时许,乘大巴抵达海南三亚。在三亚藏匿的日子里,马加爵每天伪装成乞丐,装疯卖傻,在街头、商店走廊、桥头等地到处躲藏。

成长的烦恼
  如果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也许他不会成为今天的马加爵。
  1981年5月,儿子出生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宾州镇马二村农民马建夫为其取名加爵,“ 加官进爵”,正是这个贫困农民对后代发自内心的期盼。
  在高中毕业以前,马加爵的经历,基本上是一个寒门子弟发奋图强的故事。马加爵天资甚高,从上初中开始,他就是班上的学习尖子,不费什么劲,就能进班级前几名。年过50的马建夫向媒体透露,马加爵在上初中时,几乎年年都能拿到奖状,却从不主动跟家人说。每一次都是家人发现后,他才提起。
  1997年,马加爵考上了宾阳中学,广西16所重点高中之一。上高一的时候,马加爵在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获得过二等奖。
  优异的成绩并不能掩饰成长的烦恼。许多人认为,家境贫寒的马加爵,从小养成了孤僻、敏感、不善与人打交道的性格。
  马加爵的父母疼爱儿子,但文化知识的局限,让他们缺乏能力与儿子交流。在马建夫的记忆里,没有一次父子间长时间交谈过;后来在3年多的大学时光中,儿子只给家里写过一封信。
  学校方面,在马加爵的初高中时代,素质教育虽已提升为教育的方向,但在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小县城里,现实的压力仍让学校行“ 应试教育”之实。在当年“一俊(成绩好)遮百丑”的氛围中,马加爵成了家人、老师、族人们眼中的好孩子,更何况,马加爵从小给人沉稳的印象。
  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一些成长的烦扰闷在了性格内向的马加爵心里。马加爵在他的青少年时代起了怎样的心理变化,现在还无法知道,但一些事实已体现出他压抑已久的爆发。马加爵的高中老师向媒体介绍,高中3年中,马加爵有一次行为让大家大跌眼镜。那是一次会考结束,他突然消失,没留下任何音讯。学校与家人找了3天,还报了警。后来,离宾阳100多公里的贵港市警方打电话到学校,才知马加爵只身去了贵港,在街头游荡时被警察带走。马加爵后来说,他一直以为“贵港”是一个海港,想去看海。
与马加爵朝夕相处的同学对他身上的变化更能明察秋毫。他们说,有一段时间,马加爵有些自暴自弃,沉迷在武侠小说的世界里,还时常买两瓶啤酒到宿舍里解闷。
  2000年夏天,马加爵考上云南大学,成为马二村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从此,马加爵成为马二村民教育子女的榜样。

天之骄子的心魔
  马加爵制造的血案震惊了云大校园,老师、同学们在谴责他冷酷无情的同时,也展开了反思。以下是马加爵的同班同学对他的描述:
“ 不愿与人深交,没有知心朋友,与4位被害同学的关系还算相对较好的。”
“ 忧郁,阴沉,目光中有一种仇恨,有时在楼道里碰到有一种阴森感觉。”
“ 家里比较穷,靠助学金念书,有时拿不到助学金,连吃饭钱都没有。经常穿著一双拖鞋。”
  “贫困生是大学里有自己特点的一个群体,”代万华说,“ 这个群体的心智发展大体有两个走向,一是意志坚强,乐观向上,将苦难当成生活的磨练;二是自卑,消极,感觉世界不公平,情绪往往比较极端。”代是云南大学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的老师。
代说,很不幸,马加爵属于后者。2002年寒假,马加爵高中所在班级组织同学聚会,其他同学都来了,只有马加爵没来。马加爵的孤僻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代老师估计,云南大学里贫困生的比例有三分之一,相对于沿海一些发达城市来说,云南大学的生源主要来自老少边穷地区。
现在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障碍,远不是哪一个特定群体的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再不重视后果会日益严重。”
代老师总结,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源自以下几方面:入学的心理落差、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就业压力、贫穷自卑、情感等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在学生身上存在,轻则心绪不宁,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重则导致自杀杀人悲剧。这些问题的产生并不足为怪,大学生正处在思想、身体定型的年龄,许多变化让他们不知所措,另外我们的社会本身也处在一个转型的巨变中,在自身与外部环境都不成熟的情形下,当下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凸显就不足为怪了。同时,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将心理、人文放在应有地位,缺乏资源和手段,促使悲剧一次又一次发生。
  根据马加爵供述,他与被害人打牌,仅仅因为被“冤枉”作弊,就起了杀心;他亲口说出了自己的作案动机:“起因是因为一起吵架,吵架以后,有件事情让我很意外,我对那个邵瑞杰我把他当成非常好的朋友,很真心的,这次吵架以后我发现,在他心中我完全不是那个样子,我就想了很多。觉得很绝望。然后就决定杀人了。”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的许秀峰教授认为,打牌时起争执仅是一根“导火线”,而“火药是早就装好的”,这要追溯到马加爵整个成长的心路历程。他生长于农村,家境比较贫穷,进了大学以后,性格孤僻,还有较深的自卑情结。4年里,在生活、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许多不如意,都可能导致他与同学之间的积怨一点点加深。这时如果哪个同学在打牌时再说些不该说的话,点燃了“导火线”,新仇旧恨一起涌上来,就酿成了惨剧的发生。

教育的反思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一名大二的同学说,大学不只是教授专业知识的地方,还要培养学生正常健康的人格和心理,人首先要“ 成人”,然后才谈得上“ 成才”。这位同学举例道,1990年,美国爱荷华大学中国留学生卢刚,因留校和研究基金之争,持枪在校内杀害了来自科大的同学、同胞及师长后自杀,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云南大学一位老师痛心地说,“马加爵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一个健康自由的清道夫比一个乖戾自私的天才更符合教育的目标!”这种反思,应从我们的小学乃至学龄前教育就开始。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504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