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卖唱过年
春节前一个阴冷的傍晚,繁华无尽的上海淮海路,“ 太平洋广场”5个字的霓虹灯柱下,伫立着与现代化大都市的街景不相衬的6个人。他们穿著过时且洗得发旧的衣服,朴素沉静得有些土气。
两个男人拉手风琴、吹笛子,一个声音洪亮、底气十足的男人唱着上个世纪80年代流行过的民歌,惟一的一个女人和另外两个男人一起也在唱,但那个声音洪亮的男人明显是主唱。
几个人的表情认真得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的面前有一个打开的皮箱,立起的盖子里层贴着“下岗献艺、多谢关照”的纸片,皮箱里有零星的10元、5元纸币和1元硬币。路人扔下钱之后,他们会很有礼貌地鞠躬说“谢谢”。
黄国珍是乐队里惟一的女性,“我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但也需要钱。”她说。这个身材瘦小却收拾得干?粽?嗟闹心旮九?扛鲈轮挥?00块钱的固定收入,却要养活自己和上高三的儿子。
其实和黄国珍差不多,这乐队里每个人的月收入基本上都是四五百块。过年的时候,黄国珍和她的乐队会趁着街上人多,继续出来唱歌。像这样每个星期六、日晚上唱4个小时,每人可以分到二三十元左右,春节期间,说不定会有不小的收入呢。
◆过节支走妻子
团圆事小,丢掉饭碗事就大了。
小彭下班后感觉很累,他说这可能是早上为送老婆孩子赶早班车回家起得太早了。“以前过年都是一家人在上海凑合着,这次我把他们都送回家,省得天天唠叨叫我休息,把我耳根都磨软了。要是真歇下来,等你过了年再来上海找工作,哪里还找得到。”所以,他等两个孩子一放假,就催着老婆带他们回九江农村老家去。
小彭在杨浦区长阳路上的欧尚超市干整理购物车的活,一个月前才刚刚找到这份工作。每天都能看到他推着蜿蜒的几十辆购物车在人群中艰难穿行。
干活的时候,他不敢和其他人说话,他解释说,“自动扶梯上的玻璃几千元钱一块,要是被我撞坏了,一年白干不说,还要被炒掉。这几天人一天比一天多,过年的气氛……”他边说边四处张望,大概是怕主管看见他在闲聊。
◆讨钱回家
“ 过年一定要回去!”提到春节,车先生第一反应是回家。来自丹东山区的车先生用的是农历:“我是十月初五来到上海的。”
1993年因火车事故失去双腿后,车先生在家呆了10年。这10年中他看着父母渐渐老去,看着妻子离婚而去,也看着18岁的女儿因家中无钱供养而辍学。
“山区中有几亩地,耕耕种种也饿不死,但政府一个月补助20几块钱,不好过呀。”听说邻村一个残疾人在上海碰到好心人的故事后,车先生也想碰碰运气。
转眼间到上海已两个多月,马上要过年了,车先生却想赶快回家。离家在外的车先生怀念家乡的水饺,更怀念大年三十一家人坐一起包饺子的那种温馨感觉。
现在,车先生已讨到了一点钱,差不多够买一张火车票了,但他希望能带点钱回家。车先生已经规划了花钱的方式:“过年嘛,对联要买一幅,鞭炮也是需要的。父母老了,该孝敬一下;自己无能,对不起女儿,但过年总该给她买件衣服。”
◆无脸回家
2004年1月12日,在广州天河区吉山村一间出租屋内,湖北荆州青年文应明接到家里催他返家的电话,这样的电话在他父亲住进医院急救病房的25天内,他几乎天天接到。放下电话他的表情凝重:钱用光了,医院断药了。
文应明落泪了,但他无法回家。
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的11个月里,文应明带着由11个老乡组成的水电施工组,为吉山村橄榄公园建筑工地打工,公园建成了,11个人的83913元工资却至今没有拿到。为了讨要工资,文应明在吉山村租了一间房,一边打零工,一边追讨。“ 拿不到钱,我没有脸回家啊!”文应明苦着脸说。
与文应明有着同样遭遇的,大约有90多人,他们都是湖北荆州和宜昌的农民。90多人的工资欠条加起来,有六七十万元。老板黎某告诉他们,等公园赚钱了,就马上给他们工资,他们相信了,可是一天天过去了,血汗钱却始终没有踪影。
2003年6月,法院曾判决他们胜诉,但没有执行;8月,他们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却说被告没有财产;他们把相关部门几乎找遍了,但这个部门把他们推向那个部门,那个部门又把他们推向另一个部门。
2004年春节之前,法院终于做出承诺,对被告在橄榄公园的财产评估后拍卖,用拍卖所得支付他们的工资。“这几天就能有消息”,文应明满怀期望地等待着。
◆看书守岁
“ 这儿的路名挺有意思,横向的都是政字头,纵向的都是国字头。国政国政,可惜我这个国政系毕业的硕士生竟然找不着工作。”在上海国定路的一个小吃店里,王军苦笑着说。
非典之后,他就来到了这片被他戏称为“ 经世治国”的地域寻梦,因为他的女朋友在上海工作,这让他的轨迹只能在上海滩画圈。
随着春节一天天的临近,他的心也在不断下沉。去年的此时,他还是令人艳羡的重点大学研究生,今年呢,他是一个无业游民。去年,他还跟自己许诺,明年春节要给母亲买礼物,用自己的钱,现在呢,身边仅有的几十元钱还是女友给的。这半年来,他还从母亲那里拿走了1200元,而母亲每个月也就只有可怜的300元退休金。
“ 没想到就业形势这么严峻。”这半年来,参加了多少次招聘会,投了多少简历,他已经记不清了。最近的一次,他甚至还想去应聘一份营业员的职位。为此,女友还跟他大吵一架,说他自贬身价。
“过年,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呢?”回家,父母也许会理解他,但他总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去女友家,对方父母如果问起自己的工作,叫他怎么回答。“我还是在这里呆着吧!看看书,好好准备考博,心里好受些!”“ 考博”被他认为是惟一的出路了。
王军的新年愿望,是要成为一名管理学博士。他不想再读国政了。现在他每天看10个小时书,偶尔上上网放松一下。
◆情系中国结
一根红绳,三缠四绕;万种祝福,凝化成结。中国结,一个贯穿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吉祥图腾,现在正在穷人的手上诞生、传递……
在城隍庙福佑商厦一个小小的中国结摊位前有个女孩叫梅艳芳,她的名字“跟那个梅艳芳一模一样。”这个17岁的女孩子是湖北黄梅县人,在家乡辍学后跟随大姐来上海打工。两个梅艳芳,那么戏剧性,都是小小年纪就开始了体验生活的艰辛。
小艳芳很聪明,摊子里几十种的中国结,她每一个都能说出名堂来。走过路过的客人,小艳芳总是想方设法地留住他们,让他们来看看这些整个商厦里千篇一律的中国结。这样的工作,一个月小艳芳天天做,早上8点到晚上5点,没有休息日,薪水600元。
小艳芳说,今年回老家过年,她准备带两个大大的中国结回去,不要老板送,一定是自己买。
“ 象征着红红火火过日子的辣椒串给奶奶,年纪大的人可能不知道中国结是什么,但只要一看到它的模样,就一定会明白它的意思。然后在家的门厅里挂一个12档的中国结,是最传统、最基本的中国结,因为所有的含义和祝福都在这个结里了──世纪平安,我希望我不在家的时候,家里万事平安。”
听小艳芳说,她卖出的中国结里,最受欢迎的就是这种“世纪平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