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开幕当天紧急叫停── / “性文化展”夭折背後的尴尬
日期: 03年11月2期
  迫於种种压力,原定举办一周的北京市首次性文化实物展览於10月27日上午“ 羞答答”地开幕,下午两时许即被紧急叫停。
  两时许,展览所在地──北京市石景山区计生服务中心铁门紧锁,人们预期的火爆场面也被挡在了铁门之外。下午3时许,许多被激怒的年轻人试图推倒铁门破门而入,主办方不得不允许最後10名观众入内。
  在400多米的展区中,展览分为“ 性崇拜中有缘由”、“从性文物透视人类性心理现象”、“性文物中的社会学现象”、“性文物的性行为反映”和“古代性科学史”等5个部分。展品包括春宫画卷、瓷雕、石雕、挂件、装饰品等。有些展品相当珍贵,如西汉时期的青 雕“鸟 鱼”、6000多年前的石雕“双猴戏瓜”等。
  展区内700多件实物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性器官崇拜、古代性教育、性交崇拜、生殖崇拜、性心理活动等现象。其中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展品展示的是性交等令人面红耳赤的场面,但多数观众认为这些艺术品与淫秽无关,显得十分精美。
  那堋,为何这个观众普遍反应不错的展览要紧急喊停呢?有关宣传负责人解释说,由於媒体的报道,原先上午只打算安排50名观众,却不想来了上百名参观者,一度混乱的场面让只有不到10名工作人员的主办方措手不及。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展览的紧急叫停实际上是遭到来自“ 上面”的压力,由於观众层次不一,猎奇者不乏其人,是否会造成不良社会後果亦不可知。
  历经10年收藏这些性文化实物的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马晓年对展览的告吹显得十分惋惜,他说:“性是个很神圣的话题,自古人们都是很坦白很坦率地对待它,我不认为这个展览有什堋不妥之处。”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的赵博士认为,性展览在中国举办的风险很大,因为官方对此都很敏感,怕被扣上淫秽黄色的帽子。实际上无论是春宫图还是性实物都是自然的东西,是文化的延续和流传。从心理学角度讲,展出来的都不再神秘,相反躲躲闪闪的才能引起人们的窥视欲。性展览的成功要依靠政府、专家、市民的共同努力。
  著名社会学家、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周孝正认为,举办性文化展览出现问题,主要是由於性文化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不协调。一面是性放纵,性病传播,卖淫嫖娼,一面又是性禁锢,这堋好的教育展览却被封杀掉。要办好这样的性展览,关键是协调。
  也有人认为,并不是所有称作文化的东西都是进步的,也并不是任何“性文化”的实物都具有展出的意义。不能断定,那些纷至沓来的参观者中,有没有人怀著阴暗的窥私心理。既如此,就难以断定主办者的初衷是不是会导致事与愿违的後果。
要解决少女怀孕、艾滋病感染者大幅度增加这类社会问题,迫切 要建立一种健康的性文化。健康的性文化应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性道德  并科学对待性问题,而实物展览除了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理外,对树立正确的性道德和科学对待性问题可以说没有多少帮助。与其如此,还不如多一些性道德和性知识讲座更见实效。树立性道德与宣传性科学远比色彩暧昧的性文化展览、性文化节之类更富建设性。
  如果从心理学角度讲,展出来的都不再神秘,相反躲躲闪闪的才能引起人们的窥视欲,那堋性文化展应该是健康而进步的。然而,近期性文化展却频频遭到冷遇,这说明了社会对所谓的“性文化”有著认知上的分岐,而这种分岐也正是“性文化”的硬伤。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293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