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刘敬当村支书的父亲,东拼西凑了7万块钱,托人找到了“在政府有门路”的县劳动局监管科科长张宪青,凭藉一份带有县委书记签名的批示,将儿子送入县计生局工作。
问题出在这张帮他当上公务员的批条上,上面的签名是假的。与此同时,关于张宪青假冒县委书记签名安排数十人进政府机关的传言,也迅速传遍了齐河。实际上,早在
迟到的“发现”
齐河,隶属德州市,地处鲁西北平原,有著“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美誉的劳动模范时传祥就出生在这里。从10月下旬开始,这个与省城济南隔黄河相望的小城,因为一起假签名事件打破了昔日的宁静,齐河大街小巷,开始流传著张宪青假冒县委书记签名安排人进机关并被公安抓获的消息。
“案子之所以被发现,是
齐河县公安局副局长陈文春介绍,公安局接报后迅速立案侦查,
造假者时国祺
“张宪青不是主谋,他不过是个二道贩子。”
陈文春介绍,主谋并非本地人,而是安家齐河的山东乐陵人时国祺。“他当过两年兵,回来以后就成了无业游民,经常在鲁北这一片地方晃悠,比较能吹牛。”陈文春说,这个假冒县委书记签名的主犯,“最高学历是小学二年级,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
根据齐河县公安局方面说法,时国祺在齐河混社会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在酒店做服务员的妻子,时妻是齐河县表白寺镇人,“这次凭假冒签字进入政府机关的,不少人老家就是表白寺镇的。”
“时国祺一直在朋友圈里吹嘘,自己在县政府里很有关系,跟很多领导都认识”,陈文春说,今年年初,有人跟他说,“你那么有能耐,跟领导说说,把咱弄政府机关里去呗。”
“时国祺当时就答应了下来,后来真的把事情办成了。”陈文春介绍的情况是,时国祺找到当地福利院一个写字很好的偏瘫老头,把事先打印好的“工作申请”折成两半,让这个老头在下半部分的空白处写上“同意,李凤臣”的字样,然后盖上私刻的印章,就拿到人事局去办手续了。
据介绍,为第一个人办成后,时国祺共收了两万块钱。“这是他收得最少的一次。”陈文春说,以后找时帮忙的人,按照单位的好坏,每人收取3万到8万不等。而当地其他政府官员提供的说法是,收款最高数额达到了14万左右。
“得手以后,时国祺的业务逐渐扩大,又吸收了同乡王金雷作为帮手,协同诈骗。”陈文春说,其中,犯罪嫌疑人时国祺还将自己安排在了审计局,并将妻子安排到了劳动局。
至于民间风传的模仿笔迹的主谋是张宪青,陈文春说,经公安查证,张在初期并没有参与诈骗活动。
按照这位县公安局副局长的介绍,张宪青的妻子、侄女等几个亲属都没有正式工作,他曾经找到时国祺帮忙,以此认识了时,后来,老家也是表白寺镇的张宪青便充当了时的二道贩子。
“齐河县城里有些大中专生是找张宪青办的,所以案发以后,很多群众以为张宪青就是模仿县委书记签名的人。”陈文春说。
“退人退钱”
“现在关键的工作就是把善后工作做好,退钱退人。”
当地政府官员介绍,案发时凭假签字获得编制的人可以分成3种情况,一是已经到单位上过几个月或者几天班,这种情况不多;第二种是,已经通过程序,但还没有入职的;还有就是案发以后才办成的,连名也没敢去单位报。
案发后,对这部分人的处理成为当地政府工作重点。县人大常委会一位副主任介绍,
据齐河县有关部门统计,已经清退的人员,劳动局6人,交通局5人,档案局1人,其他涉及的还有审计局、环保局、物价局、公安局、计生局等。
“被安排进的人成分很复杂,有的是大学毕业生,也有想从企业到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的,也有少部分的社会人员。”
他介绍,清退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不理解的,有十几个人也曾经找过领导,县委书记、县长便亲自出面做工作,向他们说明这样进来本身就是不合法的行为。
“只有签字是假的”
“只有那个签字是假的,后面人事局出具的接受介绍信之类的全部是真的,按照常规我们应该接收。”
“有领导人的签名,又有印章,人事局工作人员当然以为是真的,就按正常程序办了。”陈文春坦然地说。
“这些年国家对政府机关人数控制很严,县一级编制也是由省人事部门调控,新增的编制非常少。”
他说,按程序应由行政一把手来签字,但基层比较复杂,有的地方是由县长签字,有的是由县委书记签字。后者并无不妥,“因为是党委负责制”。
“案发后,有传言说我三年安排了3000名公务员收受数千万元,这怎么可能?要真是那样,我还敢接你电话,还会在换届前的敏感时期让公安查这个案子吗?”县委书记李凤臣说,这几年齐河严格执行了进人程序。
“在换届前夕,我们原本可以把案件压下去,我们敢查办这个案子,是冒很大风险,并需要很大勇气的。”
“这个案子暴露了我们人事管理方面的漏洞。”
县长刘建国也表示,此案是个严重的教训,同时也是个意外事件。